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少妇被爽到高潮在线观看,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7
    回復(fù)
  • 收藏
  • 點贊
  • 分享
  • 發(fā)新帖

【 DigiKey DIY原創(chuàng)大賽】鋰電池組均衡充電電路設(shè)計

傳統(tǒng)的串聯(lián)鋰電池充電都是給單一電壓。

例如8.4V、12.6V、16.8V、21V、54.6V等規(guī)格,

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后,電池性能會出現(xiàn)一定的衰減。

有的電池容量下降比較多,有的下降少。

例如,三串鋰電中,經(jīng)過100個充放電老化以后,

三只電池的容量有可能變成當初的80%、85%、90%

這時候再充電時,最先充滿的會是80%的這顆。

當最后一只充滿的時候,第一只已經(jīng)過充了??赡軙l(fā)熱、鼓包、燃燒、爆炸。。。。。。

針對這種比較危險的情況,很多電池管理系統(tǒng)開發(fā)了各種各樣的均衡電路。

主動均衡、被動均衡、電容式、電感式。。。。。

總的來說,都是要承擔掉那多充進去的一點電能,使電池處于安全電壓范圍。

但這些都是屬于耗能的工作方式,偏離了節(jié)能降耗的初衷。

所以我構(gòu)思了一套均衡充電電路,

從能源源頭上避免了多余能量的消耗,還能滿足每一只電池的充電。

用得捷的繪圖軟件大概畫了個草圖,

因為使用還不熟悉,而且是網(wǎng)頁版的,只能簡單繪制一下基本原理。

以下畫出了一路充電原理。

輸入部分使用常見的12V工業(yè)電源,或者家里的各種12V適配器都可以,或者一只電瓶車上退役的12V鉛酸電瓶也行。

12V直流經(jīng)過DC-DC隔離反激電路之后,輸出穩(wěn)定的5V2A直流。就是圖中IC1和變壓器T1、二極管D2組成的那部分電路。

直流再經(jīng)過IC2:TD4056(鋰電池線性降壓充電芯片)連接到電池,給串聯(lián)中的任意一只電池獨立充電。

4056這個芯片有兩個LED指示燈,對于查看充電過程和結(jié)果很有幫助。也有其他型號的體積更小的芯片,由于不夠直觀的看到充電結(jié)果,所以都沒有選用。

如果是兩、三串或者更多串的電池,

只需要增加相應(yīng)的電路單元就可以滿足。

以下為視頻演示:

 

全部回復(fù)(7)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2024-10-25 23:06

萬事開頭難,先設(shè)計一個隔離DC-DC電路吧。

輸入8--16V,適應(yīng)普通鉛酸電池,或9--12V的電源適配器、工業(yè)電源。

輸出5V3A,要求初次級隔離,耐壓不用很高,能200V耐壓就OK了。

畢竟只是為電池組充電而已。不是工業(yè)用途,不必太高耐壓。

考慮到體積需要夠小,所以使用RM的磁芯

普通2843系列芯片做反激,結(jié)構(gòu)簡單可靠,還能限流有短路保護。

MOS和所有零件都使用貼片,初級次級都有電源指示燈,方便觀察輸出是否正常。

上面這個是反激電源的公版應(yīng)用圖,我做了少許改動。

1.去掉了初級整流部分。

2.初級和次級全部使用貼片電容,標稱值35V47uF,

初級用14顆,共658uF,以滿足初級瞬間接近10A的電流峰值。

次級用5顆,共235uF,頻率在100K,可以滿足1A輸出時25mV的紋波要求。

3.原理圖上RP電阻的加入,可以使檢流電阻功耗更小,有利于整體效率提升。

這里的RP一頭接4V基準,一頭接CS電流檢測引腳,與RCSF形成分壓,使CS腳在待機時保持0.8V直流電壓,

在工作時如果有超過200毫伏的CS電阻尖峰,就會立刻電流保護,逐周期限制脈寬。

4.依然使用了431+光耦的反饋,這樣電壓更準確,不至于在空載時就飄高。但是我的反饋部分只有一個CZ電容。

沒有使用公版圖中的二階電路(沒有串聯(lián)RZ)。這是因為我所用的芯片UCC2813-5,它本身就只能最大輸出50%占空比,并不涉及到CCM模式,所以在反饋上這個結(jié)構(gòu)會很簡潔和容易實現(xiàn)。

5.輸出整流二極管的尖峰電流較大,因此使用兩顆SS34作為整流管。每顆3A峰值電流,40V耐壓,作為5V輸出足夠的。

最終設(shè)計完成后,這個15瓦的小模塊尺寸是33*25mm面積,

為了不浪費打樣的10*10厘米規(guī)格,布局成了12個小模塊在一起的結(jié)構(gòu)。

初級全部并聯(lián),次級獨立分開,有足夠的空間走出引線。

四層板,感覺還不錯。

實際上用幾路就裝幾路的零件,或者用雕刻機切下來獨立使用也不是問題。

板子去打樣了,下來的幾天要畫一個多路的串聯(lián)結(jié)構(gòu)充電電路。

把5V的電壓變成4.2V,輸出給每一個單獨的電池,

由于電池是串聯(lián)結(jié)構(gòu),電路也一樣得串聯(lián)起來。

當然,也可以獨立成小板,但那樣就沒法打樣很多個,所以還得設(shè)計成串聯(lián)的。

等幾天吧,努力畫圖。

0
回復(fù)
2024-10-27 17:00
@tanb006
萬事開頭難,先設(shè)計一個隔離DC-DC電路吧。輸入8--16V,適應(yīng)普通鉛酸電池,或9--12V的電源適配器、工業(yè)電源。輸出5V3A,要求初次級隔離,耐壓不用很高,能200V耐壓就OK了。畢竟只是為電池組充電而已。不是工業(yè)用途,不必太高耐壓??紤]到體積需要夠小,所以使用RM的磁芯普通2843系列芯片做反激,結(jié)構(gòu)簡單可靠,還能限流有短路保護。MOS和所有零件都使用貼片,初級次級都有電源指示燈,方便觀察輸出是否正常。[圖片]上面這個是反激電源的公版應(yīng)用圖,我做了少許改動。1.去掉了初級整流部分。2.初級和次級全部使用貼片電容,標稱值35V47uF,初級用14顆,共658uF,以滿足初級瞬間接近10A的電流峰值。次級用5顆,共235uF,頻率在100K,可以滿足1A輸出時25mV的紋波要求。3.原理圖上RP電阻的加入,可以使檢流電阻功耗更小,有利于整體效率提升。這里的RP一頭接4V基準,一頭接CS電流檢測引腳,與RCSF形成分壓,使CS腳在待機時保持0.8V直流電壓,在工作時如果有超過200毫伏的CS電阻尖峰,就會立刻電流保護,逐周期限制脈寬。4.依然使用了431+光耦的反饋,這樣電壓更準確,不至于在空載時就飄高。但是我的反饋部分只有一個CZ電容。沒有使用公版圖中的二階電路(沒有串聯(lián)RZ)。這是因為我所用的芯片UCC2813-5,它本身就只能最大輸出50%占空比,并不涉及到CCM模式,所以在反饋上這個結(jié)構(gòu)會很簡潔和容易實現(xiàn)。5.輸出整流二極管的尖峰電流較大,因此使用兩顆SS34作為整流管。每顆3A峰值電流,40V耐壓,作為5V輸出足夠的。最終設(shè)計完成后,這個15瓦的小模塊尺寸是33*25mm面積,為了不浪費打樣的10*10厘米規(guī)格,布局成了12個小模塊在一起的結(jié)構(gòu)。初級全部并聯(lián),次級獨立分開,有足夠的空間走出引線。四層板,感覺還不錯。[圖片][圖片][圖片][圖片]實際上用幾路就裝幾路的零件,或者用雕刻機切下來獨立使用也不是問題。板子去打樣了,下來的幾天要畫一個多路的串聯(lián)結(jié)構(gòu)充電電路。把5V的電壓變成4.2V,輸出給每一個單獨的電池,由于電池是串聯(lián)結(jié)構(gòu),電路也一樣得串聯(lián)起來。當然,也可以獨立成小板,但那樣就沒法打樣很多個,所以還得設(shè)計成串聯(lián)的。等幾天吧,努力畫圖。

倆板子都發(fā)出打樣了,閑下來算算變壓器和使用的其他零件參數(shù)。

抽屜里剛好有AON6280,就用這個了。

耐壓80V,一顆就夠了,板子上留了兩顆的位置,

我需要試試看能不能驅(qū)動兩顆,如果可以,那效率就能高一點點。

電源芯片UCC2813-5,跟3842系列引腳完全一致,

這顆占空比最大50%,省去了很多環(huán)路的麻煩事。

如果大于50%,在超載或短路時會有不穩(wěn)定的環(huán)路出現(xiàn)。

我懶,不喜歡更多的麻煩。

驅(qū)動能力也是1A,隨便推推都很OK。

REF引腳輸出是4V,而不是5V,這樣也可以更省電。

讓我最欣賞的是這顆芯片可以4V啟動,這樣就可以兼容5---12V的工業(yè)電源。

下一次改版就是這個目標了。

磁芯用RM6,計算了下變壓器參數(shù):

輸出5V 3.6A(正常3A,留20%余量)

F=100K

NP=5匝

NS=4匝

VCC=10V=8匝

電感量3.90uH,氣隙大約0.25mm,很理想的氣隙。

就是這個電感量太小,非常的不友好,只能用串聯(lián)電感的方式來測量如此小的NP電感量。

比如串聯(lián)一顆100uH的已知電感,然后測量總電感為103.9uH就算是OK了。

如果再精確到兩位小數(shù),我的電感表已經(jīng)無能為力了。

6+6的引腳剛好用完。

下面再梳理一下4056芯片的用法:

輸入電壓可以到6.5V也不擔心損壞,最多是熱保護。在5V供電時很有優(yōu)勢。

整個電路圖就是按公版方案畫的。TEMP引腳直接接地,由于充電板距離電池較遠,無法探測電池溫度,所以只能取消掉這個功能。

PROG引腳是用來確定充電電流的,對地接一只2.4K電阻時,輸出電流是0.5A,接1.2K電阻時,充電電流是1A。

它有個自己的計算公式:1200/PROG(歐姆)=充電電流(安培)

而且在充滿之后也會繼續(xù)涓流充電。對于過放電的電池也能以涓流方式先行預(yù)充電。

這些功能都很有利于針對未知電池的傻瓜式充電。

例如我會撿到鄰居不要的鋰電池串,就可以用它來伺候伺候。

0
回復(fù)
zhoupxa
LV.3
4
2024-10-27 23:15

電池包電芯的均衡管理要綜合考慮成本、工藝、結(jié)構(gòu)復(fù)雜性等很多因素,建議看看TI、ADI等專業(yè)BMS廠商是怎么實現(xiàn)被動均衡(能量耗散型)、主動均衡(能量轉(zhuǎn)移型)的

0
回復(fù)
2024-10-31 07:54
@zhoupxa
電池包電芯的均衡管理要綜合考慮成本、工藝、結(jié)構(gòu)復(fù)雜性等很多因素,建議看看TI、ADI等專業(yè)BMS廠商是怎么實現(xiàn)被動均衡(能量耗散型)、主動均衡(能量轉(zhuǎn)移型)的

是的呢,對于被動均衡,我一直不看好它的發(fā)展。

畢竟都是在耗能,在消耗電池的使用次數(shù)。

對于充滿電以后的主動均衡,也只是掩耳盜鈴,

差的還是差,滿的電池會更多一點的經(jīng)歷放電,減少預(yù)期壽命。

所以我的想法是在充電階段就單只電池充電,有獨立的充電管理。

而放電的時候,最差的一節(jié)到了閾值就可以關(guān)閉整個電池系統(tǒng),

或提醒更換某一只,或整組退役。

0
回復(fù)
2024-10-31 14:52

板子物流很慢,

天也在下雨,臺風(fēng)來了,路上都有廣播提醒。

宅著先搞變壓器。

關(guān)于變壓器,這里有必要多說幾句。

對這種匝數(shù)很少的線圈來說,線頭線尾一定要用鐵氟龍?zhí)坠堋?/p>

否則會在給引腳上錫的時候造成最接近引腳的一匝絕緣層受損,

導(dǎo)致偶發(fā)性的匝間短路。對于幾十圈的繞組來說,也就是幾十分之一的問題,短路也無所謂的。

但對于我這種只有5-6圈的繞組來說,就是致命的,它會導(dǎo)致初級電流變大,

或者磁芯損耗增加,而且表現(xiàn)很明顯。第一只變壓器測試的時候就只出了60%的效率,

這讓我疑惑,拆開檢查發(fā)現(xiàn)的確是匝間短路。

線圈很短,上錫時瞬間的400度高溫產(chǎn)生的熱量很容易就能傳到到第二匝。

所以后續(xù)就全用鐵氟龍?zhí)坠芗映郑S便繞繞,效率也能在80%了。

6.3mm的磁芯中柱,截面積夠夠的了。

先繞初級,一層高溫膠帶做絕緣隔離。鐵氟龍?zhí)坠懿荒苌佟?/p>

次級也繞好,同樣絕緣隔離。

三個繞組全繞好,先卡上磁芯準備焊接,否則不好固定,太小了,到處滾。

修整下引腳銅絲,看的過去就行,我要求不高。

用金剛銼搞了5分鐘,完美的氣隙出來了。

焊接好以后測量電感量,我都佩服自己的手,咋這么精準的。

0
回復(fù)
2024-11-09 12:39

PCB到了,用不了那么多,先裝5個電源的零件。

因為我剛好有個5串電池組,可以用來測試。

只焊接了一個變壓器,先試好了再裝其他四個,4層板很難拆變壓器,我很懶的。

背面也只裝了一顆MOS,之前計算前級的電流峰值會達到10A,所以畫了倆MOS,

實際實驗下來,直接二極管整流,效率83%左右。MOS基本不熱,熱的是檢流電阻。

按1V的壓降,這顆檢流電阻上將會產(chǎn)生2.5瓦的最大功耗,

這顯然沒法接受。于是用了15毫歐的電阻,這樣在電阻上的損耗最大只有0.38瓦。

電阻上壓降最大峰值是0.15V,為了能達到1V的保護閾值,從ref引腳接入了39K的電阻,

和3腳的輸入電阻10K組成了分壓電路,使3腳的電壓保持在最低0.82V附近,

再加上電阻上的0.15V,就接近1V的保護閾值了。這樣電路也會更節(jié)能。也不耽誤保護。

充電小板為了空間利用足,畫了6組,適合6串,我只用其中5串就行了

先測試一組,輸入5V,輸出4.18V左右,空載是綠燈亮。

每一組由4顆4056組成,單顆設(shè)定電流0.5A左右,一組就是2A,

四顆均分了熱量,還能有足夠的電流輸出,

負載拉低到3.079V,顯示電流為2.042A,

雖然負載旋鈕不咋好用,但感情在這里,陪了我好多年,舍不得扔,準備改一下電路板,換成數(shù)字電位器。

加上負載以后,指示燈變紅色,挺整齊的,喜歡這種乖乖的電阻,不要出問題就好。

這是輸入的5V電壓,電流和負載基本一致,很OK。

兩頭沒有接線柱,用白嫖的壓接端子剛剛好。白色負極,紅色正極,自己看的懂就是了。

全部裝好變壓器,連好線,輸入12V電壓,測試下空載,很OK。5組燈亮。

由于我的4056也是白嫖的,購買批次和廠家都不一樣,

所以每一組電流并不一樣,基本在2.0--2.2A之間,并不影響均衡充電的效果。

下面就開始整活,這把幫我去山里偷過竹子和木樁的功臣,來給它做個改造。

電池是20V4AH。里邊是5串的大電流電池,充滿電只能連續(xù)工作15--20分鐘。

鋸子外殼都能燙手。里邊電機標稱據(jù)說是300瓦的,看起來很猛。

拆開,給每個電池點都接好線引出到一個6P的彎針上,用熱熔膠固定一下。

電池上的白膠里覆蓋的是兩個小芯片,一個負責(zé)保護,一個負責(zé)通訊。

并沒有看到均衡電路在哪里,所以我認為它是沒有均衡電路的。

或許有,但反面我也看了,沒零件,不管它,就當它沒有。

在上殼的對應(yīng)位置挖個槽,以方便杜邦插頭能順利插入針腳。

熱熔膠干了以后裝殼,嗯,對應(yīng)位置很準確,OK的很。

多一個空位是因為我手頭只有7P的杜邦座,為了插入也只能留個空位。

另外也可以分辨正負極性,以免插錯了。。。。。。。

7P杜邦頭子、兩年前買的線、生銹的夾子、零件盒里撿了幾個沒生銹的簧片,湊合湊合還能用。

整個連接好,用兩個可調(diào)電源組成12V10A供電,

非常OK。4056小板輸入電壓5.2V,輸出電流每組在2.1A左右。

整個小板微熱,整個輸入功率大約55瓦,輸出最大44瓦,板子消耗掉11----15瓦左右,能當暖手寶

還好是四層板,熱量很均勻,發(fā)熱是整版發(fā)熱,最高56度,環(huán)境溫度17度。

5路隔離電源溫度也正常,變壓器最熱

變壓器還有改進空間,下次用銅帶繞,初級次級可以并繞,都是3匝,頻率提高到175K。

這樣漏感可以更小,充分發(fā)揮出小磁芯的最大潛力。

輸入一共5.5A左右,毛估66瓦。輸出54瓦,效率82%,很理想。

下次改版成同步整流的,效率能上到90%。

一個小時多就充滿了,之前還有一半的電在里邊。經(jīng)過測量,每只電池電壓均4.18V附近

不要求精確到毫伏,差不多就行了。起碼這樣充電我放心。不擔心過充的問題。

這里用四個4056直接并聯(lián),而且都有獨立的充電指示燈,

到充滿的時候會逐個由紅色變成綠色,不會同時變化,

因為每只4056內(nèi)部電壓基準都有差異,可以從變了幾個燈來觀察到電池是否完全充滿或者即將充滿。

由于充電速度比較快,幾乎是在最后半分鐘內(nèi),所有的燈都變綠了,看起來每只4056的電壓差異并不大,

它的直接并聯(lián)運行效果也不錯,超出預(yù)期的好。

0
回復(fù)
04-20 14:41
@tanb006
PCB到了,用不了那么多,先裝5個電源的零件。因為我剛好有個5串電池組,可以用來測試。[圖片]只焊接了一個變壓器,先試好了再裝其他四個,4層板很難拆變壓器,我很懶的。背面也只裝了一顆MOS,之前計算前級的電流峰值會達到10A,所以畫了倆MOS,實際實驗下來,直接二極管整流,效率83%左右。MOS基本不熱,熱的是檢流電阻。按1V的壓降,這顆檢流電阻上將會產(chǎn)生2.5瓦的最大功耗,這顯然沒法接受。于是用了15毫歐的電阻,這樣在電阻上的損耗最大只有0.38瓦。電阻上壓降最大峰值是0.15V,為了能達到1V的保護閾值,從ref引腳接入了39K的電阻,和3腳的輸入電阻10K組成了分壓電路,使3腳的電壓保持在最低0.82V附近,再加上電阻上的0.15V,就接近1V的保護閾值了。這樣電路也會更節(jié)能。也不耽誤保護。[圖片]充電小板為了空間利用足,畫了6組,適合6串,我只用其中5串就行了先測試一組,輸入5V,輸出4.18V左右,空載是綠燈亮。每一組由4顆4056組成,單顆設(shè)定電流0.5A左右,一組就是2A,四顆均分了熱量,還能有足夠的電流輸出,[圖片]負載拉低到3.079V,顯示電流為2.042A,雖然負載旋鈕不咋好用,但感情在這里,陪了我好多年,舍不得扔,準備改一下電路板,換成數(shù)字電位器。[圖片]加上負載以后,指示燈變紅色,挺整齊的,喜歡這種乖乖的電阻,不要出問題就好。[圖片]這是輸入的5V電壓,電流和負載基本一致,很OK。[圖片]兩頭沒有接線柱,用白嫖的壓接端子剛剛好。白色負極,紅色正極,自己看的懂就是了。[圖片]全部裝好變壓器,連好線,輸入12V電壓,測試下空載,很OK。5組燈亮。由于我的4056也是白嫖的,購買批次和廠家都不一樣,所以每一組電流并不一樣,基本在2.0--2.2A之間,并不影響均衡充電的效果。[圖片]下面就開始整活,這把幫我去山里偷過竹子和木樁的功臣,來給它做個改造。[圖片]電池是20V4AH。里邊是5串的大電流電池,充滿電只能連續(xù)工作15--20分鐘。鋸子外殼都能燙手。里邊電機標稱據(jù)說是300瓦的,看起來很猛。[圖片]拆開,給每個電池點都接好線引出到一個6P的彎針上,用熱熔膠固定一下。電池上的白膠里覆蓋的是兩個小芯片,一個負責(zé)保護,一個負責(zé)通訊。并沒有看到均衡電路在哪里,所以我認為它是沒有均衡電路的?;蛟S有,但反面我也看了,沒零件,不管它,就當它沒有。[圖片]在上殼的對應(yīng)位置挖個槽,以方便杜邦插頭能順利插入針腳。[圖片]熱熔膠干了以后裝殼,嗯,對應(yīng)位置很準確,OK的很。多一個空位是因為我手頭只有7P的杜邦座,為了插入也只能留個空位。另外也可以分辨正負極性,以免插錯了。。。。。。。[圖片]7P杜邦頭子、兩年前買的線、生銹的夾子、零件盒里撿了幾個沒生銹的簧片,湊合湊合還能用。[圖片]整個連接好,用兩個可調(diào)電源組成12V10A供電,非常OK。4056小板輸入電壓5.2V,輸出電流每組在2.1A左右。整個小板微熱,整個輸入功率大約55瓦,輸出最大44瓦,板子消耗掉11----15瓦左右,能當暖手寶還好是四層板,熱量很均勻,發(fā)熱是整版發(fā)熱,最高56度,環(huán)境溫度17度。[圖片]5路隔離電源溫度也正常,變壓器最熱變壓器還有改進空間,下次用銅帶繞,初級次級可以并繞,都是3匝,頻率提高到175K。這樣漏感可以更小,充分發(fā)揮出小磁芯的最大潛力。[圖片]輸入一共5.5A左右,毛估66瓦。輸出54瓦,效率82%,很理想。下次改版成同步整流的,效率能上到90%。[圖片]一個小時多就充滿了,之前還有一半的電在里邊。經(jīng)過測量,每只電池電壓均4.18V附近不要求精確到毫伏,差不多就行了。起碼這樣充電我放心。不擔心過充的問題。這里用四個4056直接并聯(lián),而且都有獨立的充電指示燈,到充滿的時候會逐個由紅色變成綠色,不會同時變化,因為每只4056內(nèi)部電壓基準都有差異,可以從變了幾個燈來觀察到電池是否完全充滿或者即將充滿。由于充電速度比較快,幾乎是在最后半分鐘內(nèi),所有的燈都變綠了,看起來每只4056的電壓差異并不大,它的直接并聯(lián)運行效果也不錯,超出預(yù)期的好。[圖片]

兄弟,鋰電池組均衡充電設(shè)計成品賣嗎

0
回復(fù)
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