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源要求:
1)兩個隔離的24V輸出,一路0.2A,一路0.8A;還有一路5V的2A輸出.
2)輸入電壓DC:90V-375V(AC:85-265V):輸出功率34W.
3)0.2A的24V和另兩路之間耐壓要求2000VAC/MIN,輸入和輸出耐壓要求2000VAC/MIN.
用TOP244設計,磁心選用EI28(EI28的輸出功率為36W.)其中0.2A的24V用飛線從變壓器頂部引出.
5V的輸出毛刺為70MV,后來調試后加了一個軛流線圈,可以降到40MV.
本來期望效率可以達80%,即使這樣我還為散熱發(fā)愁,后來一測效率居然可以到90%,散熱不足的問題就可以自己解決拉^_^,在額定半載的時候效率也可以到84%.
原理圖中的的器件參數幾乎都跟實際的一致,可以參考使用.
潛水N天,從這個板塊偷學了不少東西,現仍是菜鳥,發(fā)此貼分享一下,不許丟磚,我怕^_^.
――有云
1143100649.sch1143101133.pcb
『原創(chuàng)分享』效率為91%開關電源的制作.(附完整的PCB和SCH)
全部回復(19)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cf100
效率你可能測錯了,反激電源是做不到那個效率的.R7,R9功耗為2x311*311/200K=0.967W.D7功耗2x0.5=1W.二路24V輸出,1X0.2+1X0.8=1w.還有幾個吸收回路,TOP244,變壓器的能耗都不小的.E9/E10選得有點太大了,環(huán)路反應速度會很慢.當然你的輸入濾波電容用得很大,可以減輕環(huán)路對輸入波動的跟隨,但輸出負載快速變化時就很容易跟隨不上而爆機.
謝謝指正,E9/E10的確是選的有點大,的確不能快速響應負載的變化.
當時我是這樣算功率的.
輸入加了直流220V,串入了萬用表測輸入電流,這樣得到輸入功率.
輸出是測每一路的輸出帶載后的電壓,然后摔開負載,測負載的電阻,計算每一路的單獨功率,再求和.就得輸出功率.
輸出功率/輸入功率 得到效率.
當時計算結果是 90.7%.數據不見了,也懶的再測了,不然可以發(fā)上來.
當然是在額定負載的情況下測的.
你的回復中應該是R7和R19(不是R9)吧??這個地方我表錯了,實際應用中的電阻是206,就是電阻是2M,不是205(200K).
當時我是這樣算功率的.
輸入加了直流220V,串入了萬用表測輸入電流,這樣得到輸入功率.
輸出是測每一路的輸出帶載后的電壓,然后摔開負載,測負載的電阻,計算每一路的單獨功率,再求和.就得輸出功率.
輸出功率/輸入功率 得到效率.
當時計算結果是 90.7%.數據不見了,也懶的再測了,不然可以發(fā)上來.
當然是在額定負載的情況下測的.
你的回復中應該是R7和R19(不是R9)吧??這個地方我表錯了,實際應用中的電阻是206,就是電阻是2M,不是205(200K).
0
回復
@有云
謝謝指正,E9/E10的確是選的有點大,的確不能快速響應負載的變化.當時我是這樣算功率的.輸入加了直流220V,串入了萬用表測輸入電流,這樣得到輸入功率.輸出是測每一路的輸出帶載后的電壓,然后摔開負載,測負載的電阻,計算每一路的單獨功率,再求和.就得輸出功率.輸出功率/輸入功率得到效率.當時計算結果是90.7%.數據不見了,也懶的再測了,不然可以發(fā)上來.當然是在額定負載的情況下測的.你的回復中應該是R7和R19(不是R9)吧??這個地方我表錯了,實際應用中的電阻是206,就是電阻是2M,不是205(200K).
你可以去掉E9/E10,然后調小R30得到一個合適的響應速度.這樣你的四個100uF/400V的電容也可以去掉,換一個47uF/400V的電容就行了.你那四個電容成本很高的.
0
回復
@有云
謝謝指正,E9/E10的確是選的有點大,的確不能快速響應負載的變化.當時我是這樣算功率的.輸入加了直流220V,串入了萬用表測輸入電流,這樣得到輸入功率.輸出是測每一路的輸出帶載后的電壓,然后摔開負載,測負載的電阻,計算每一路的單獨功率,再求和.就得輸出功率.輸出功率/輸入功率得到效率.當時計算結果是90.7%.數據不見了,也懶的再測了,不然可以發(fā)上來.當然是在額定負載的情況下測的.你的回復中應該是R7和R19(不是R9)吧??這個地方我表錯了,實際應用中的電阻是206,就是電阻是2M,不是205(200K).
你這個效率測試肯定有問題!TOP系列PI也才做到70%多的效率,萬用表測電流可能不準,和量程有很大關系.AC/DC的我不清楚,DC/DC的想做90%都不是那么容易~
0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