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界模式反激轉換器(BCM Flyback converter )設計公式辨析
學習
一直有個疑問,如何讓反激式變換器工作在BCM模式,就是精確的檢測到次級電流為0的時間點?。?/p>
無論是用IC檢測也好,還是用自己設計外圍電路也好,有什么方法可以精確的判斷次級線圈為0的時間點呢??
如果檢測輔助繞組的話,只能是檢測輔助繞組的電壓哦,是吧?那輔助繞組的電壓如何精確的對應到次級電流為0的點呢?
我看到的很多產(chǎn)品號稱BCM模式,實際上就是處于DCM模式啊的,檢測輔助線圈下降到某個值即認為是零電流。。。。此時次級早已經(jīng)是零了啊
波形就是這個樣子的,如果檢測零電流的點呢?檢測最大斜率??
占空比還有一個更精確的計算公式。
這個不是哪個IC,這個只是一個模型的仿真結果而已撒,我沒有測過L6561,只看過L6562,不知道是不是一樣的,里面就是用一個比較器檢測的,我不認為只用一個比較器檢測就可以精確的把次級電流為0的時間點給檢測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