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AC176-242V
輸出:12V2A
效率:86%(目標)【46貼:第一次測試90%】
紋波:≤80mv
以前沒做過準諧振,這次找個小功率試一下。準諧振芯片用的ICE2QS03G。
我分析一下準諧振,供大家參考,有什么不對的地方歡迎拍磚!
說準諧振得先說反激:
圖1所示為反激式開關電源的基本電路原理圖,VT為開關管。Lp為初級電感量,包括Lm和Lk(漏感)。D1為整流管。Vin為輸入的直流電壓。Cd代表漏-源總的電容,包括MOS開關管D-S電容,變壓器線圈的寄生電容和電路中其他的離散電容。
圖2為反激電源的工作波形。對于反激式開關電源,開關管是在電流最大時關斷的,因而會產生關斷損耗。對于工作與CCM模式的電源,MOS管開通電壓為Vin;對于DCM來說,MOS管的導通發(fā)生在震蕩的任何情況,可能是谷底也可能在峰頂。這樣損耗都比較大。
圖3、4、5為準諧振Vds波形,從圖中能看出,MOS管是在震蕩的谷底開通,這樣就減少了開通損耗。準諧振芯片就是檢測Vds震蕩波形的谷底,控制MOS管在谷底導通,這樣比普通的反激導通損耗低。(有的文章說如果設計的好還可以降低關斷損耗,這點我不認同,有哪位大神可以給解惑么?)我認為準諧振不能減少關斷損耗。
以前沒接觸過準諧振,所以DATASHEET對我來說很重要。
特點
- 除了低負載的情況,都工作在準諧振模式
- 為了獲得低的待機功耗,在輕載或沒有負載的情況下工作在主動突發(fā)模式
- 隨著負載的減小頻率降低
- 啟動單元,開機后給VCC恒流充電
- 內置數字軟啟動
- 檢測校正和逐周期電流峰值限制
- VCC過壓、欠壓,電路開環(huán)、過載保護,可自動重啟
- 可調的輸出過壓保護和線圈短路保護都是鎖存模式
其實是有諧振電流的,只不過很小。你是看的圖4、5吧,那個電流波形是測的初級Rsense的兩端電壓,Rsense本身比較小,所以顯示不出來。我是這樣理解的。
普通反激也是有震蕩的,它的導通不一定在谷底。準諧振就是檢測到震蕩的谷底,控制MOS在谷底導通,來減少損耗。
引腳:
和普通的反激芯片差不多,就是1腳:過零檢測不一樣。他是通過檢測輔助繞組線圈上的電壓(注意不是VCC),來判斷是否震蕩到谷底。
開始布局:這是基本布局,可能還會有改動。投板之前都有可能改。
布局1
布局2
布局3
上骨架磁芯參數。
變壓器的封裝是根據以下幾幅圖畫出來的。
PCB板子畫好了,大家看看,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一定要告訴我。
畫這個板子改了好幾次,挺麻煩的。大家看看我次級電流走線還有問題么?
布局4
布局4(a)
布局4(b)
這幾天走線發(fā)現一點疑惑,次級電流要怎么走線。正、負都要經過電容好,還是只有一條電流線(正或負)經過電容就可以了。 我上傳幾張圖大家看看。
次級走線
走線A:電流正和負都經過了2個電容。
走線B:電流的正經過了2個電容,電流的負分別經過1個電容。
可能表達不太清楚,你們結合著PCB看。A、B兩種走線那個效果好???
看看我繞的變壓器。RM8有點小,第一個骨架不小心弄壞了。
變壓器設計:
變壓器我是這么算的,哪位有更好的方法不妨拿出來一起探討。
我的PCB正在制作中
上幾張焊接的圖片,變壓器還沒弄好...
該調試了,想加電試一下。先不加強電,只加VCC看看芯片能工作么。上傳幾個VCC的資料。
通過這三張圖就知道了VCC的啟動和關閉閥值,極限值,啟動過程。
忘記上裸板了,補上
加了一下高壓,上兩張圖大家看看。 電壓和輸入功率可以看到,電流不太好看,電流表我選的3A檔,指針指在三分之二處就是2A。
測試1:
Pin=26.9W
Pout=12.213*2=24.426W
效率=Pout/Pin=24.426/26.9=90.8%
測試2:
Pin=27.1W
Pout=12.213*2=24.426W
效率=Pout/Pin=24.426/27.1=90.13%
這兩張是我測試的波形
前兩張測試圖中的示波器接法,示波器的夾子夾輸出GND,鉤子鉤在同步MOS的G。
再來一張電源的正面圖
MOS管旁邊,兩根比較長的線是輔助繞組。初級和次級出線比較短。
準諧振 MOS管DS波形。測試電壓超過了我示波器的顯示范圍。只能湊合看了。
圖1-4,負載逐漸加大。
圖1:MOS管在第七個波谷導通。
圖2:MOS管在第四個波谷導通。
圖3:MOS管在第二個波谷導通。
圖4:MOS管在第一個波谷導通。
遇到問題了,第一次加電的時候就大概看了一下。空載的時候輸出不穩(wěn)定鋸齒波明顯,突然加載后輸出下降到0再升高到12V。滿載頻率只有30K。
哪位大神給知道知道???
空載:輸出鋸齒波,幅度有1V了
空載突然加載:電壓下降到0,然后輸出才正常,加載波形倒是很穩(wěn)定。
滿載:頻率只有30KHz。
可以了,確實是光耦和TL431那里不合適。把R13改為了680,R12改成了1.2K?,F在空載效果挺好的??蛰d紋波只有40mV,突然加載電壓也不下降了。
R13改為了680,R12改成了1.2K之后空載紋波。
R6和R7是0電壓檢測用和過壓檢測用的,但是文檔上最后說的調整電流限制不太懂,我把它們調到了5.1K和24K,限流沒明顯變化啊。
R6和R7可以確定過壓保護點。 變壓器次級8圈,輔助10圈。所以過壓點={【(3.7/10)*(43+10)】/10}8=15.688V。所以我的過壓點設置的15.688V。具體沒試過(理論計算)。
測了一下紋波有點問題,幅度都有128mV了。離目標(80mV)有點距離啊。
一套的器件加起來有19.6元,自己買的器件量小有點貴。還有一些貼片0805,1206,1210的電阻電容用的公司的,沒算這些的價格。
紋波改好了,短路輸出電感L1就行了,現在紋波有70mV滿足我的要求。
改動TL431 A,K之間的電阻電容沒效果,在過流檢測腳加電容也不行,只有短路輸出電感L1就好了。
我這個電源是準諧振+同步整流。下面我說一下我的同步整流。
開關電源的損耗主要由3部分組成:功率開關管的損耗,高頻變壓器的損耗,輸出端整流管的損耗。在低電壓、大電流輸出的情況下,整流二極管的導通壓降較高,輸出端整流管的損耗尤為突出??旎謴投O管(FRD)或超快恢復二極管(SRD)可達1.0~1.2V,即使采用低壓降的肖特基二極管(SBD),也會產生大約0.6V的壓降,這就導致整流損耗增大,電源效率降低。
就用我的電源作比較。
二極管整流:次級如果我用0.6V壓降的肖特基,肖特基的損耗大概為:Io*Vf=2A*0.6V=1.2W
同步整流:次級如果我用內阻為40mO的mos管的話,mos管的損耗大概為Io2*R=22*0.04=0.16W
理論上我節(jié)省的損耗為:1.2W-0.16W=1.04W
這是我同步整流電路圖,用Q2代替二極管就是同步整流了。Nmos的源極和漏極之間有體二極管,當源極-漏極有電流流過時,Q2導通(降低了損耗),當電流小的時候Q2截止,這就是同步整流。
同步整流芯片我用的是IR1166S,這個芯片就是控制Q2的導通和斷開。它的供電為11.3到20V,所以我直接從輸出去電,方便簡單。
大電流的時候同步整流可以降低損耗提高效率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它也優(yōu)缺點:首先增加了成本,同步芯片+mos管+電阻電容的成本大于一個二極管;同步整流電路比一個二極管復雜,這有增加了不可靠性,電路越簡單越可靠。
所以用不用同步整流要多方面考慮,看自身情況而定?。?!
上同步的電路圖和工作時的波形。
示波器的夾子夾在變壓器8腳上,藍色的鉤子鉤在變壓器7腳上。黃色的鉤子鉤在MOS管Q2的G。
當變壓器給電容充電、負載提供能量時,變壓器的7腳電壓高于8腳電壓。同步整流芯片會有一個延遲讓同步MOS管導通。當變壓器開始存儲能量時,變壓器7、8腳之間的電壓減小,這時同步整流芯片控制同步MOS關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