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工程師說硬件,一名手機和AR眼鏡行業(yè)的資深硬件工程師,很高興和各位一起分享工作中學習和總結(jié)的知識、經(jīng)驗,如果對您有幫助或啟發(fā),一定記得給我點贊、收藏、分享哦。
加微信[ ZHE170215 ],與作者進群溝通交流。
從今天開始將會為大家陸續(xù)分享《信號完整性》相關(guān)知識,包括理論知識、仿真工具實操等。歡迎感興趣的同學加入進來一起探討交流。當然,我的分享更加側(cè)重經(jīng)驗結(jié)論和工程實踐性,因此舍去了很多復雜的推導過程。如果有想了解具體推導過程的,可以留言,我會單獨出文章介紹。
接下來開啟今天的第一章節(jié)傳輸線相關(guān)知識的講解。
01 基本概念
(1)簡單來說,傳輸線就是提供信號傳輸和回流的一組導體結(jié)構(gòu)。常見的傳輸線有雙絞線,同軸線,PCB走線中的微帶線、帶狀線、共面波導,如圖1所示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1 常見傳輸線結(jié)構(gòu)示意圖
(2)入射電流和返回電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返回電流是通過磁場耦合產(chǎn)生的,當具有多個返回路徑時,返回路徑與信號的距離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返回電流的大小。如圖2、3所示ADS仿真實驗:入射電流、臨近線和參考平面返回電流。
圖2、3 ADS仿真:入射電流、臨近線和參考平面返回電流
(3)參考平面一定要是GND嗎?這是困擾很多工程師尤其是小白的一個問題。參考平面為信號回流提供返回路徑,只要是導體就行,對于電氣網(wǎng)絡理論上并無要求。比如,常見的DDR走線設計中,一般都用電源層作為DDR信號的參考平面。
那么為什么大多數(shù)的設計仍然竭力尋求用GND作參考平面?第一,因為多數(shù)芯片設計中高速信號都是參考地網(wǎng)絡,如果中途使用電源作為部分參考平面,不可避免會遇到跨平面分割的問題,可能造成信號阻抗不連續(xù),進而影響信號質(zhì)量;第二,則是避免EMI問題。
如圖4所示,信號在第一層時參考了GND平面,在第四層時,參考了POWER平面,信號回流最終通過電容耦合回到GND,形成了完整的回流路徑。但由于去耦電容位置擺放的問題可能會增大信號的回流面積,從而影響信號質(zhì)量,所以對于多數(shù)高速信號,參考GND是比較好的選擇。
圖4 參考平面選擇
02 時域和頻域
時域用以描述波形隨著時間的變化;頻域則是時域?qū)臄?shù)學變換,用以表示波形的幅度。
周期信號可以分解為一系列余弦信號的疊加(傅里葉級數(shù)展開),疊加次數(shù)越多,波形越陡峭。如圖5、6所示不同邊沿時域波形的頻域展開。
頻域中低頻分量影響幅度,高頻分量影響邊沿。因此評估信號的帶寬取決于信號的邊沿時間,而不是頻率。
圖5、6 ADS仿真:不同邊沿下時域波形和頻域級數(shù)展開
03 高速信號定義與帶寬
(1)定義:通常邊沿時間小于4~6倍傳輸延時的信號稱為高速信號。
以6倍為例:100ps上升沿信號,信號在FR4板材傳輸速率通常為6mil/ps。所以當信號走線長度>(100ps/6*6mil/ps=100mil)時,該信號為高速信號。
(2)當信號走線很短或上升沿很緩,不構(gòu)成達到高速信號的條件時,這些信號線遇到阻抗不匹配或是其他情況,對波形質(zhì)量影響很小。如圖7、8所示,不同邊沿和走線長度對信號的影響。
圖7、8 ADS仿真:不同邊沿和走線長度對信號的影響
(3)帶寬估算經(jīng)驗法則:0.35/tr,例:上升時間100ps的信號,帶寬約為3.5GHz;某些要求嚴格的場合,計算公式可?。?/span>0.5/tr。
1、濾波器的設計中,經(jīng)常使用到帶寬概念;
2、對高速信號進行參數(shù)提取的時候必須考慮導信號的帶寬,合理的帶寬能降低軟件的計算時間,同時保證信息的準確性。
圖9 10G信號不同提取帶寬下的波形展示
更多好文正在快馬加鞭的趕來,喜歡的話,幫忙一鍵三連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