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現(xiàn)常用的小功率電源,主要是PSR的CC/CV電源里,好幾家的EMI部分都是在整流橋后加CLCL濾波,如下圖。
請問各位,這個是有什么講究嗎?為什么整流橋前面沒有emi部分,反而放在橋后了?橋后的2個電感作用是什么?我看感量不一樣,是不是起到的作用也不同?而且在bom里,這2個電感的形狀也是不一樣的。
請教各位了,謝謝
一般小功率的不會加二級濾波電路的。
電感一般用共?;虿钅L幚?/p>
其實這個濾波器的兩個電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電容對于高頻信號呈現(xiàn)低阻抗
L的平方根大小跟其截至頻率f成反比
下面的FB1是個磁珠,主要用來濾除高頻差模干擾信號
也就是是或,本質(zhì)還是pai型濾波器,只是多加了一個fb1磁珠,濾除高頻信號。。是吧
冰版主,電容和電感的取值是不是經(jīng)過emi調(diào)試來選???或者說有沒有經(jīng)驗公式?
謝謝
是的,這電容的大小選取的話還是基本上看你做的功率,對于EMI影響的話看重的還是阻抗,L1和FB1的選取還是根據(jù)實際EMI測試情況進行調(diào)節(jié)。
當然是有公式可以計算的
C1=C10=1/(2*π*fc*Zo)
L=1/((2*π*fc)^2*C10) 其中
π=3.14,
fc:濾波電路的截止頻率,
Zo:濾波電路的輸出阻抗
我想請問一下Fc和Zo如何取值,謝謝。
謝謝各位高手的指點哈。
24W 左右的還有用這種emi布局的嗎?
其實這些都是最基礎(chǔ)的知識,要解釋清楚的話,又要扯出一堆的概念,更加解釋不清楚了
所以建議回家好好翻翻《模擬電子技術(shù)基礎(chǔ)》,里面有非常詳細的講解
贊一個
24W用不了了,得加共模和X電容才好過,這個派型就用不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