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那位能給提示一下,就是在檢測太陽能電壓,和蓄電池電壓是發(fā)現(xiàn).蓄電池電壓檢測大不了去開路太陽能再檢測好了.但是這個太陽能的電壓,檢測就有點麻煩了.我是一塊20W,Z最大功率點電流1.14A的太陽能板
你如果開路的話太陽能斑電壓就會有20V左右,如果接上工作的話.發(fā)現(xiàn)電壓只有12.68V,而蓄電池一端12,30V太陽正是中午時刻算比較大的,看充電電流有500MA左右,這么一來的話問題就來啦?
一在講到給蓄電池充電是.我們說浮充電壓是13.5V.充飽是14V
我有兩個疑問第一就是怎么做到恒壓控制.這好像根本行不通.一開始根本做到.
二一般認為當(dāng)充電電流下降到0.2C時就可以涓流控制充電.其實實際上我覺得太陽能檢測電流行不通.隨著云層變花充電電流時刻在變有時就為零了?
這么說來是乎我得出了這么一個結(jié)論
一開始任你充,也不用什么管怎么樣電壓電流.只有充到13.5V時.才恒流控制降底電壓
但實際這恒流控制也是很難做的
希望各位指點一下
最近忙著開發(fā)太陽能忽然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就是很不可思議
全部回復(fù)(22)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我來解釋一下吧
對于蓄電池充電特性,比如我們用一個14V的電源給一個初始電壓12V的蓄電池充電,此時初始充電電源電壓大于蓄電池電壓,如果接上,此時電源電壓將被拉低到蓄電池電壓,此時充電電流理論上無限大(電源本身限制如太陽能的工作點),蓄電池將逐步上升,當(dāng)達到電源本來的14V時,充電電流將逐漸減小,當(dāng)減小到你所謂的0.2C時將認為達到充滿狀態(tài).
對于太陽能的充電算法,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簡單的恒壓恒流,一般用到MPPT去調(diào)節(jié)充電電流,使得太陽能輸出最大電流給蓄電池充電,中間有個DCDC電路變換使得太陽能工作于最大工作點(當(dāng)然最大工作點隨著溫度光線變化,這就用到了MPPT跟蹤算法,很多如爬山法,dp/dv增量法等).簡單點說比如在一個恒定的光線溫度下,太陽能輸出電壓為18V時為最大功率輸出點,那么由于此時蓄電池為12V那么此時DCDC降壓占空比為12/18=66.7%
對于蓄電池充電特性,比如我們用一個14V的電源給一個初始電壓12V的蓄電池充電,此時初始充電電源電壓大于蓄電池電壓,如果接上,此時電源電壓將被拉低到蓄電池電壓,此時充電電流理論上無限大(電源本身限制如太陽能的工作點),蓄電池將逐步上升,當(dāng)達到電源本來的14V時,充電電流將逐漸減小,當(dāng)減小到你所謂的0.2C時將認為達到充滿狀態(tài).
對于太陽能的充電算法,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簡單的恒壓恒流,一般用到MPPT去調(diào)節(jié)充電電流,使得太陽能輸出最大電流給蓄電池充電,中間有個DCDC電路變換使得太陽能工作于最大工作點(當(dāng)然最大工作點隨著溫度光線變化,這就用到了MPPT跟蹤算法,很多如爬山法,dp/dv增量法等).簡單點說比如在一個恒定的光線溫度下,太陽能輸出電壓為18V時為最大功率輸出點,那么由于此時蓄電池為12V那么此時DCDC降壓占空比為12/18=66.7%
0
回復(fù)
@evdi
我來解釋一下吧對于蓄電池充電特性,比如我們用一個14V的電源給一個初始電壓12V的蓄電池充電,此時初始充電電源電壓大于蓄電池電壓,如果接上,此時電源電壓將被拉低到蓄電池電壓,此時充電電流理論上無限大(電源本身限制如太陽能的工作點),蓄電池將逐步上升,當(dāng)達到電源本來的14V時,充電電流將逐漸減小,當(dāng)減小到你所謂的0.2C時將認為達到充滿狀態(tài).對于太陽能的充電算法,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簡單的恒壓恒流,一般用到MPPT去調(diào)節(jié)充電電流,使得太陽能輸出最大電流給蓄電池充電,中間有個DCDC電路變換使得太陽能工作于最大工作點(當(dāng)然最大工作點隨著溫度光線變化,這就用到了MPPT跟蹤算法,很多如爬山法,dp/dv增量法等).簡單點說比如在一個恒定的光線溫度下,太陽能輸出電壓為18V時為最大功率輸出點,那么由于此時蓄電池為12V那么此時DCDC降壓占空比為12/18=66.7%
不是很熟悉,感覺有點兒復(fù)雜.
0
回復(fù)
@evdi
我來解釋一下吧對于蓄電池充電特性,比如我們用一個14V的電源給一個初始電壓12V的蓄電池充電,此時初始充電電源電壓大于蓄電池電壓,如果接上,此時電源電壓將被拉低到蓄電池電壓,此時充電電流理論上無限大(電源本身限制如太陽能的工作點),蓄電池將逐步上升,當(dāng)達到電源本來的14V時,充電電流將逐漸減小,當(dāng)減小到你所謂的0.2C時將認為達到充滿狀態(tài).對于太陽能的充電算法,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簡單的恒壓恒流,一般用到MPPT去調(diào)節(jié)充電電流,使得太陽能輸出最大電流給蓄電池充電,中間有個DCDC電路變換使得太陽能工作于最大工作點(當(dāng)然最大工作點隨著溫度光線變化,這就用到了MPPT跟蹤算法,很多如爬山法,dp/dv增量法等).簡單點說比如在一個恒定的光線溫度下,太陽能輸出電壓為18V時為最大功率輸出點,那么由于此時蓄電池為12V那么此時DCDC降壓占空比為12/18=66.7%
不同的太陽能板性能不一致 所以比較麻煩
0
回復(fù)
@phantasm
不同的太陽能板性能不一致 所以比較麻煩
提供一個參考電路!它可以將低電壓提升!恒流輸出!改變36歐電阻可變恒流值.恒流值=0.6/R(36歐)
500)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500; this.alt='這是一張縮略圖,點擊可放大。\n按住CTRL,滾動鼠標滾輪可自由縮放';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62/2328771202567864.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0
回復(fù)
@evdi
我來解釋一下吧對于蓄電池充電特性,比如我們用一個14V的電源給一個初始電壓12V的蓄電池充電,此時初始充電電源電壓大于蓄電池電壓,如果接上,此時電源電壓將被拉低到蓄電池電壓,此時充電電流理論上無限大(電源本身限制如太陽能的工作點),蓄電池將逐步上升,當(dāng)達到電源本來的14V時,充電電流將逐漸減小,當(dāng)減小到你所謂的0.2C時將認為達到充滿狀態(tài).對于太陽能的充電算法,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簡單的恒壓恒流,一般用到MPPT去調(diào)節(jié)充電電流,使得太陽能輸出最大電流給蓄電池充電,中間有個DCDC電路變換使得太陽能工作于最大工作點(當(dāng)然最大工作點隨著溫度光線變化,這就用到了MPPT跟蹤算法,很多如爬山法,dp/dv增量法等).簡單點說比如在一個恒定的光線溫度下,太陽能輸出電壓為18V時為最大功率輸出點,那么由于此時蓄電池為12V那么此時DCDC降壓占空比為12/18=66.7%
我個人認為你說的很精華,其實有些理論聽起來很簡單,要真正明白了,很多東西都會明朗,個人認為這是一個好貼.
0
回復(fù)
@coolwater
關(guān)注一下

0
回復(f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