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少妇被爽到高潮在线观看,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回復
  • 收藏
  • 點贊
  • 分享
  • 發(fā)新帖

精品電腦電源拆機 洋垃圾(NMB460)

 

 

 

 

 

 

 

 

 

  

全部回復(86)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2010-12-19 10:01

這是泰國為日本代工的美亞蓓電源,用料生猛,做工精良!比臺灣臺達代工的美亞蓓要強不少!

 

0
回復
avrmcu
LV.4
3
2010-12-19 12:26
@zhijian1024
這是泰國為日本代工的美亞蓓電源,用料生猛,做工精良!比臺灣臺達代工的美亞蓓要強不少! 

下面的圖片及文字轉(zhuǎn)自網(wǎng)絡,我覺得這個電源嚴謹?shù)淖龉ぜ霸O計非常不錯所以轉(zhuǎn)過來。如有任何版權(quán)問題請版主刪除。

注:這是10年前的產(chǎn)品了。

NMB 460W...拆+改


前一段時間挖到了NMB 460W電源,拆是一定要的啦~~輸出規(guī)格,可以見到12V設計兩組,5V 27A、12Vio 16A、12Vdig 18A、3.3V 45A、5VSB 3A、-12V 0.6A,較偏重於3.3V輸出力,但為伺服器用,所以12V出力也不差。製造日期是2001年24週。無電源開關(guān),僅有交流電源輸入插座。Thunder K7專用的接頭定義,不能直接插在目前ATX/EPS 12V的主機板上,需要改造。超長的週邊裝置線組,共有8個大4P以及2個小4P。開始脫,兩片雙面玻璃纖維電路板設計,塞滿小小的外殼。兩塊電路板展開圖,同樣是滿滿的元件。交流入電側(cè),可以看到使用一體化EMI濾波器外,還在電路板上多加兩級的濾波電路,加強雜訊隔離效果。右下兩顆為功因修正電路使用的電感器,並非常見的環(huán)型電感。使用的一體化EMI濾波器近照。功因修正電路的功率晶體開關(guān)元件以及快速二極體,安裝在散熱片上。控制電路則以子板製作,這裡可以見到FE(富士電機)為NMB設計的專用PWM控制器。功因修正電路輸出電容為400V 470uF,Nippon Chemi-con SMH系列。輔助供電迴路使用松下MIP0223 IPD整合式電源控制器,供應所有電路的操作電源以及5V待機電源。一次功率開關(guān)元件控制電路,固定在獨立的散熱片上,使用IRF740LC構(gòu)成全橋拓僕,前方較小的歐規(guī)BD系列晶體是用來驅(qū)動IRF740LC。散熱片後方的控制電路同樣以電路子板安裝,上方亦使用富士電機為NMB設計的專用PWM控制器,很少見到PWM控制器的震盪器(圖中代號X201的藍色元件)還用外掛的。在另一片電路板的二次側(cè)電路,跟一般交換式電源不同的地方是這裡採用各路獨立的變壓器以及補償電感,可以避免因為單一變壓器磁通飽和造成輸出功率受限。補償電感,以控制中央線圈磁通量的方式,來微調(diào)輸出。環(huán)型變壓器,使用多條漆包線相絞來增加電流承載力。各路輸出的快速全波整流器,安裝於內(nèi)部最大的散熱片上,部分加墊銅片增強散熱。整流輸出電容則使用NCC LXZ系列長壽低阻抗電解電容。使用MOSFET進行輸出電流偵測。輸出電感上的磁芯也細心加以固定,固定膠顏色為淺棕色。輸出線組,各電壓使用的不一樣的顏色順序。控制核心,Microchip PIC16C72A 8位元微控制器,以4MHz運作,內(nèi)建五組8bit精度A/D轉(zhuǎn)換器,還有計時器、PWM,並支援I2C控制。可變電阻,作為電壓微調(diào)整。接腳定義改裝完成+隔離網(wǎng)包覆。接下來就是上機測試囉。
 


 

 

 

 

0
回復
avrmcu
LV.4
4
2010-12-19 13:44
@avrmcu
下面的圖片及文字轉(zhuǎn)自網(wǎng)絡,我覺得這個電源嚴謹?shù)淖龉ぜ霸O計非常不錯所以轉(zhuǎn)過來。如有任何版權(quán)問題請版主刪除。注:這是10年前的產(chǎn)品了。NMB460W...拆+改前一段時間挖到了NMB460W電源,拆是一定要的啦~~[圖片]輸出規(guī)格,可以見到12V設計兩組,5V27A、12Vio16A、12Vdig18A、3.3V45A、5VSB3A、-12V0.6A,較偏重於3.3V輸出力,但為伺服器用,所以12V出力也不差。製造日期是2001年24週。[圖片]無電源開關(guān),僅有交流電源輸入插座。[圖片]ThunderK7專用的接頭定義,不能直接插在目前ATX/EPS12V的主機板上,需要改造。[圖片]超長的週邊裝置線組,共有8個大4P以及2個小4P。[圖片]開始脫,兩片雙面玻璃纖維電路板設計,塞滿小小的外殼。[圖片]兩塊電路板展開圖,同樣是滿滿的元件。[圖片]交流入電側(cè),可以看到使用一體化EMI濾波器外,還在電路板上多加兩級的濾波電路,加強雜訊隔離效果。右下兩顆為功因修正電路使用的電感器,並非常見的環(huán)型電感。[圖片]使用的一體化EMI濾波器近照。[圖片]功因修正電路的功率晶體開關(guān)元件以及快速二極體,安裝在散熱片上。[圖片]控制電路則以子板製作,這裡可以見到FE(富士電機)為NMB設計的專用PWM控制器。[圖片]功因修正電路輸出電容為400V470uF,NipponChemi-conSMH系列。[圖片]輔助供電迴路使用松下MIP0223IPD整合式電源控制器,供應所有電路的操作電源以及5V待機電源。[圖片]一次功率開關(guān)元件控制電路,固定在獨立的散熱片上,使用IRF740LC構(gòu)成全橋拓僕,前方較小的歐規(guī)BD系列晶體是用來驅(qū)動IRF740LC。[圖片]散熱片後方的控制電路同樣以電路子板安裝,上方亦使用富士電機為NMB設計的專用PWM控制器,很少見到PWM控制器的震盪器(圖中代號X201的藍色元件)還用外掛的。[圖片]在另一片電路板的二次側(cè)電路,跟一般交換式電源不同的地方是這裡採用各路獨立的變壓器以及補償電感,可以避免因為單一變壓器磁通飽和造成輸出功率受限。[圖片]補償電感,以控制中央線圈磁通量的方式,來微調(diào)輸出。[圖片]環(huán)型變壓器,使用多條漆包線相絞來增加電流承載力。[圖片]各路輸出的快速全波整流器,安裝於內(nèi)部最大的散熱片上,部分加墊銅片增強散熱。[圖片]整流輸出電容則使用NCCLXZ系列長壽低阻抗電解電容。[圖片]使用MOSFET進行輸出電流偵測。[圖片]輸出電感上的磁芯也細心加以固定,固定膠顏色為淺棕色。[圖片]輸出線組,各電壓使用的不一樣的顏色順序。[圖片]控制核心,MicrochipPIC16C72A8位元微控制器,以4MHz運作,內(nèi)建五組8bit精度A/D轉(zhuǎn)換器,還有計時器、PWM,並支援I2C控制。[圖片]可變電阻,作為電壓微調(diào)整。[圖片]接腳定義改裝完成+隔離網(wǎng)包覆。[圖片]接下來就是上機測試囉。     
哪位高人給介紹下??門道。。。。特別是那個“八爪魚”。
0
回復
liu偉
LV.4
5
2010-12-19 20:33
@avrmcu
下面的圖片及文字轉(zhuǎn)自網(wǎng)絡,我覺得這個電源嚴謹?shù)淖龉ぜ霸O計非常不錯所以轉(zhuǎn)過來。如有任何版權(quán)問題請版主刪除。注:這是10年前的產(chǎn)品了。NMB460W...拆+改前一段時間挖到了NMB460W電源,拆是一定要的啦~~[圖片]輸出規(guī)格,可以見到12V設計兩組,5V27A、12Vio16A、12Vdig18A、3.3V45A、5VSB3A、-12V0.6A,較偏重於3.3V輸出力,但為伺服器用,所以12V出力也不差。製造日期是2001年24週。[圖片]無電源開關(guān),僅有交流電源輸入插座。[圖片]ThunderK7專用的接頭定義,不能直接插在目前ATX/EPS12V的主機板上,需要改造。[圖片]超長的週邊裝置線組,共有8個大4P以及2個小4P。[圖片]開始脫,兩片雙面玻璃纖維電路板設計,塞滿小小的外殼。[圖片]兩塊電路板展開圖,同樣是滿滿的元件。[圖片]交流入電側(cè),可以看到使用一體化EMI濾波器外,還在電路板上多加兩級的濾波電路,加強雜訊隔離效果。右下兩顆為功因修正電路使用的電感器,並非常見的環(huán)型電感。[圖片]使用的一體化EMI濾波器近照。[圖片]功因修正電路的功率晶體開關(guān)元件以及快速二極體,安裝在散熱片上。[圖片]控制電路則以子板製作,這裡可以見到FE(富士電機)為NMB設計的專用PWM控制器。[圖片]功因修正電路輸出電容為400V470uF,NipponChemi-conSMH系列。[圖片]輔助供電迴路使用松下MIP0223IPD整合式電源控制器,供應所有電路的操作電源以及5V待機電源。[圖片]一次功率開關(guān)元件控制電路,固定在獨立的散熱片上,使用IRF740LC構(gòu)成全橋拓僕,前方較小的歐規(guī)BD系列晶體是用來驅(qū)動IRF740LC。[圖片]散熱片後方的控制電路同樣以電路子板安裝,上方亦使用富士電機為NMB設計的專用PWM控制器,很少見到PWM控制器的震盪器(圖中代號X201的藍色元件)還用外掛的。[圖片]在另一片電路板的二次側(cè)電路,跟一般交換式電源不同的地方是這裡採用各路獨立的變壓器以及補償電感,可以避免因為單一變壓器磁通飽和造成輸出功率受限。[圖片]補償電感,以控制中央線圈磁通量的方式,來微調(diào)輸出。[圖片]環(huán)型變壓器,使用多條漆包線相絞來增加電流承載力。[圖片]各路輸出的快速全波整流器,安裝於內(nèi)部最大的散熱片上,部分加墊銅片增強散熱。[圖片]整流輸出電容則使用NCCLXZ系列長壽低阻抗電解電容。[圖片]使用MOSFET進行輸出電流偵測。[圖片]輸出電感上的磁芯也細心加以固定,固定膠顏色為淺棕色。[圖片]輸出線組,各電壓使用的不一樣的顏色順序。[圖片]控制核心,MicrochipPIC16C72A8位元微控制器,以4MHz運作,內(nèi)建五組8bit精度A/D轉(zhuǎn)換器,還有計時器、PWM,並支援I2C控制。[圖片]可變電阻,作為電壓微調(diào)整。[圖片]接腳定義改裝完成+隔離網(wǎng)包覆。[圖片]接下來就是上機測試囉。     

這貼得頂

0
回復
liu偉
LV.4
6
2010-12-20 16:19
這個得頂
0
回復
fsxqw
LV.9
7
2010-12-20 20:37
@liu偉
這個得頂
精彩!
0
回復
2010-12-20 20:51
@avrmcu
下面的圖片及文字轉(zhuǎn)自網(wǎng)絡,我覺得這個電源嚴謹?shù)淖龉ぜ霸O計非常不錯所以轉(zhuǎn)過來。如有任何版權(quán)問題請版主刪除。注:這是10年前的產(chǎn)品了。NMB460W...拆+改前一段時間挖到了NMB460W電源,拆是一定要的啦~~[圖片]輸出規(guī)格,可以見到12V設計兩組,5V27A、12Vio16A、12Vdig18A、3.3V45A、5VSB3A、-12V0.6A,較偏重於3.3V輸出力,但為伺服器用,所以12V出力也不差。製造日期是2001年24週。[圖片]無電源開關(guān),僅有交流電源輸入插座。[圖片]ThunderK7專用的接頭定義,不能直接插在目前ATX/EPS12V的主機板上,需要改造。[圖片]超長的週邊裝置線組,共有8個大4P以及2個小4P。[圖片]開始脫,兩片雙面玻璃纖維電路板設計,塞滿小小的外殼。[圖片]兩塊電路板展開圖,同樣是滿滿的元件。[圖片]交流入電側(cè),可以看到使用一體化EMI濾波器外,還在電路板上多加兩級的濾波電路,加強雜訊隔離效果。右下兩顆為功因修正電路使用的電感器,並非常見的環(huán)型電感。[圖片]使用的一體化EMI濾波器近照。[圖片]功因修正電路的功率晶體開關(guān)元件以及快速二極體,安裝在散熱片上。[圖片]控制電路則以子板製作,這裡可以見到FE(富士電機)為NMB設計的專用PWM控制器。[圖片]功因修正電路輸出電容為400V470uF,NipponChemi-conSMH系列。[圖片]輔助供電迴路使用松下MIP0223IPD整合式電源控制器,供應所有電路的操作電源以及5V待機電源。[圖片]一次功率開關(guān)元件控制電路,固定在獨立的散熱片上,使用IRF740LC構(gòu)成全橋拓僕,前方較小的歐規(guī)BD系列晶體是用來驅(qū)動IRF740LC。[圖片]散熱片後方的控制電路同樣以電路子板安裝,上方亦使用富士電機為NMB設計的專用PWM控制器,很少見到PWM控制器的震盪器(圖中代號X201的藍色元件)還用外掛的。[圖片]在另一片電路板的二次側(cè)電路,跟一般交換式電源不同的地方是這裡採用各路獨立的變壓器以及補償電感,可以避免因為單一變壓器磁通飽和造成輸出功率受限。[圖片]補償電感,以控制中央線圈磁通量的方式,來微調(diào)輸出。[圖片]環(huán)型變壓器,使用多條漆包線相絞來增加電流承載力。[圖片]各路輸出的快速全波整流器,安裝於內(nèi)部最大的散熱片上,部分加墊銅片增強散熱。[圖片]整流輸出電容則使用NCCLXZ系列長壽低阻抗電解電容。[圖片]使用MOSFET進行輸出電流偵測。[圖片]輸出電感上的磁芯也細心加以固定,固定膠顏色為淺棕色。[圖片]輸出線組,各電壓使用的不一樣的顏色順序。[圖片]控制核心,MicrochipPIC16C72A8位元微控制器,以4MHz運作,內(nèi)建五組8bit精度A/D轉(zhuǎn)換器,還有計時器、PWM,並支援I2C控制。[圖片]可變電阻,作為電壓微調(diào)整。[圖片]接腳定義改裝完成+隔離網(wǎng)包覆。[圖片]接下來就是上機測試囉。     
這個做工,可以比得上軍工級別的產(chǎn)品了
0
回復
東方龍
LV.4
9
2010-12-22 09:07
@fsxqw
精彩!
好電源,做工精良!
0
回復
LV.1
10
2010-12-22 10:20
@東方龍
好電源,做工精良![圖片]

很久沒有看到過這樣的電源了。有點喜歡上了。每個元件都做工都很考究,整潔,字清晰,顏色鮮亮。好似一位美女一樣誘人!

0
回復
feitian9000
LV.7
11
2010-12-23 21:39
@avrmcu
哪位高人給介紹下??門道。。。。特別是那個“八爪魚”。
沒見其他哪個“八爪魚”,如果是“MIP0223”,是松下的SMPS,=PI的TOP223P。
0
回復
hj5470
LV.1
12
2010-12-23 22:23
@avrmcu
下面的圖片及文字轉(zhuǎn)自網(wǎng)絡,我覺得這個電源嚴謹?shù)淖龉ぜ霸O計非常不錯所以轉(zhuǎn)過來。如有任何版權(quán)問題請版主刪除。注:這是10年前的產(chǎn)品了。NMB460W...拆+改前一段時間挖到了NMB460W電源,拆是一定要的啦~~[圖片]輸出規(guī)格,可以見到12V設計兩組,5V27A、12Vio16A、12Vdig18A、3.3V45A、5VSB3A、-12V0.6A,較偏重於3.3V輸出力,但為伺服器用,所以12V出力也不差。製造日期是2001年24週。[圖片]無電源開關(guān),僅有交流電源輸入插座。[圖片]ThunderK7專用的接頭定義,不能直接插在目前ATX/EPS12V的主機板上,需要改造。[圖片]超長的週邊裝置線組,共有8個大4P以及2個小4P。[圖片]開始脫,兩片雙面玻璃纖維電路板設計,塞滿小小的外殼。[圖片]兩塊電路板展開圖,同樣是滿滿的元件。[圖片]交流入電側(cè),可以看到使用一體化EMI濾波器外,還在電路板上多加兩級的濾波電路,加強雜訊隔離效果。右下兩顆為功因修正電路使用的電感器,並非常見的環(huán)型電感。[圖片]使用的一體化EMI濾波器近照。[圖片]功因修正電路的功率晶體開關(guān)元件以及快速二極體,安裝在散熱片上。[圖片]控制電路則以子板製作,這裡可以見到FE(富士電機)為NMB設計的專用PWM控制器。[圖片]功因修正電路輸出電容為400V470uF,NipponChemi-conSMH系列。[圖片]輔助供電迴路使用松下MIP0223IPD整合式電源控制器,供應所有電路的操作電源以及5V待機電源。[圖片]一次功率開關(guān)元件控制電路,固定在獨立的散熱片上,使用IRF740LC構(gòu)成全橋拓僕,前方較小的歐規(guī)BD系列晶體是用來驅(qū)動IRF740LC。[圖片]散熱片後方的控制電路同樣以電路子板安裝,上方亦使用富士電機為NMB設計的專用PWM控制器,很少見到PWM控制器的震盪器(圖中代號X201的藍色元件)還用外掛的。[圖片]在另一片電路板的二次側(cè)電路,跟一般交換式電源不同的地方是這裡採用各路獨立的變壓器以及補償電感,可以避免因為單一變壓器磁通飽和造成輸出功率受限。[圖片]補償電感,以控制中央線圈磁通量的方式,來微調(diào)輸出。[圖片]環(huán)型變壓器,使用多條漆包線相絞來增加電流承載力。[圖片]各路輸出的快速全波整流器,安裝於內(nèi)部最大的散熱片上,部分加墊銅片增強散熱。[圖片]整流輸出電容則使用NCCLXZ系列長壽低阻抗電解電容。[圖片]使用MOSFET進行輸出電流偵測。[圖片]輸出電感上的磁芯也細心加以固定,固定膠顏色為淺棕色。[圖片]輸出線組,各電壓使用的不一樣的顏色順序。[圖片]控制核心,MicrochipPIC16C72A8位元微控制器,以4MHz運作,內(nèi)建五組8bit精度A/D轉(zhuǎn)換器,還有計時器、PWM,並支援I2C控制。[圖片]可變電阻,作為電壓微調(diào)整。[圖片]接腳定義改裝完成+隔離網(wǎng)包覆。[圖片]接下來就是上機測試囉。     
此電源效率低的驚人
0
回復
avrmcu
LV.4
13
2010-12-23 22:44
@feitian9000
沒見其他哪個“八爪魚”,如果是“MIP0223”,是松下的SMPS,=PI的TOP223P。

沒看見有藍色線繞的大號磁芯嗎?MIP0223不就一個單片開關(guān)電源芯片嗎?這個電源還用了一個PIC的MCU。

0
回復
paloalto
LV.6
14
2010-12-23 23:39
@avrmcu
下面的圖片及文字轉(zhuǎn)自網(wǎng)絡,我覺得這個電源嚴謹?shù)淖龉ぜ霸O計非常不錯所以轉(zhuǎn)過來。如有任何版權(quán)問題請版主刪除。注:這是10年前的產(chǎn)品了。NMB460W...拆+改前一段時間挖到了NMB460W電源,拆是一定要的啦~~[圖片]輸出規(guī)格,可以見到12V設計兩組,5V27A、12Vio16A、12Vdig18A、3.3V45A、5VSB3A、-12V0.6A,較偏重於3.3V輸出力,但為伺服器用,所以12V出力也不差。製造日期是2001年24週。[圖片]無電源開關(guān),僅有交流電源輸入插座。[圖片]ThunderK7專用的接頭定義,不能直接插在目前ATX/EPS12V的主機板上,需要改造。[圖片]超長的週邊裝置線組,共有8個大4P以及2個小4P。[圖片]開始脫,兩片雙面玻璃纖維電路板設計,塞滿小小的外殼。[圖片]兩塊電路板展開圖,同樣是滿滿的元件。[圖片]交流入電側(cè),可以看到使用一體化EMI濾波器外,還在電路板上多加兩級的濾波電路,加強雜訊隔離效果。右下兩顆為功因修正電路使用的電感器,並非常見的環(huán)型電感。[圖片]使用的一體化EMI濾波器近照。[圖片]功因修正電路的功率晶體開關(guān)元件以及快速二極體,安裝在散熱片上。[圖片]控制電路則以子板製作,這裡可以見到FE(富士電機)為NMB設計的專用PWM控制器。[圖片]功因修正電路輸出電容為400V470uF,NipponChemi-conSMH系列。[圖片]輔助供電迴路使用松下MIP0223IPD整合式電源控制器,供應所有電路的操作電源以及5V待機電源。[圖片]一次功率開關(guān)元件控制電路,固定在獨立的散熱片上,使用IRF740LC構(gòu)成全橋拓僕,前方較小的歐規(guī)BD系列晶體是用來驅(qū)動IRF740LC。[圖片]散熱片後方的控制電路同樣以電路子板安裝,上方亦使用富士電機為NMB設計的專用PWM控制器,很少見到PWM控制器的震盪器(圖中代號X201的藍色元件)還用外掛的。[圖片]在另一片電路板的二次側(cè)電路,跟一般交換式電源不同的地方是這裡採用各路獨立的變壓器以及補償電感,可以避免因為單一變壓器磁通飽和造成輸出功率受限。[圖片]補償電感,以控制中央線圈磁通量的方式,來微調(diào)輸出。[圖片]環(huán)型變壓器,使用多條漆包線相絞來增加電流承載力。[圖片]各路輸出的快速全波整流器,安裝於內(nèi)部最大的散熱片上,部分加墊銅片增強散熱。[圖片]整流輸出電容則使用NCCLXZ系列長壽低阻抗電解電容。[圖片]使用MOSFET進行輸出電流偵測。[圖片]輸出電感上的磁芯也細心加以固定,固定膠顏色為淺棕色。[圖片]輸出線組,各電壓使用的不一樣的顏色順序。[圖片]控制核心,MicrochipPIC16C72A8位元微控制器,以4MHz運作,內(nèi)建五組8bit精度A/D轉(zhuǎn)換器,還有計時器、PWM,並支援I2C控制。[圖片]可變電阻,作為電壓微調(diào)整。[圖片]接腳定義改裝完成+隔離網(wǎng)包覆。[圖片]接下來就是上機測試囉。     
好家伙!

我原先有一個電腦電源,出了點問題就給換了下來,幾年過去我都忘了扔哪兒了。
早知道我也拆拆玩!
0
回復
we1234
LV.2
15
2010-12-26 12:45

大哥有電路圖沒啊,給個電路圖啊

0
回復
bzhj520
LV.4
16
2010-12-28 15:26
@we1234
大哥有電路圖沒啊,給個電路圖啊

這個電源是好東西?。。?/p>

0
回復
feitian9000
LV.7
17
2010-12-28 16:14
@avrmcu
[圖片]沒看見有藍色線繞的大號磁芯嗎?MIP0223不就一個單片開關(guān)電源芯片嗎?這個電源還用了一個PIC的MCU。
單排“八爪魚”不清楚,汗一個
0
回復
chenricheng
LV.6
18
2010-12-29 15:58
@bzhj520
這個電源是好東西?。。?/span>

太漂亮了..

0
回復
wheelzhou
LV.9
19
2010-12-29 16:02
@chenricheng
[圖片]太漂亮了..
只看到了外觀……
0
回復
心中有冰
LV.11
20
2010-12-29 18:37
@wheelzhou
只看到了外觀……

這個電源的做工精良,可以稱得上是工藝品等級了

忍不住再一次回帖,表達欣賞之情

0
回復
2011-01-05 09:19
@we1234
大哥有電路圖沒啊,給個電路圖啊
什么時候把日本收為中國日本省就好了
0
回復
dl36520
LV.5
22
2011-01-07 09:02
@avrmcu
下面的圖片及文字轉(zhuǎn)自網(wǎng)絡,我覺得這個電源嚴謹?shù)淖龉ぜ霸O計非常不錯所以轉(zhuǎn)過來。如有任何版權(quán)問題請版主刪除。注:這是10年前的產(chǎn)品了。NMB460W...拆+改前一段時間挖到了NMB460W電源,拆是一定要的啦~~[圖片]輸出規(guī)格,可以見到12V設計兩組,5V27A、12Vio16A、12Vdig18A、3.3V45A、5VSB3A、-12V0.6A,較偏重於3.3V輸出力,但為伺服器用,所以12V出力也不差。製造日期是2001年24週。[圖片]無電源開關(guān),僅有交流電源輸入插座。[圖片]ThunderK7專用的接頭定義,不能直接插在目前ATX/EPS12V的主機板上,需要改造。[圖片]超長的週邊裝置線組,共有8個大4P以及2個小4P。[圖片]開始脫,兩片雙面玻璃纖維電路板設計,塞滿小小的外殼。[圖片]兩塊電路板展開圖,同樣是滿滿的元件。[圖片]交流入電側(cè),可以看到使用一體化EMI濾波器外,還在電路板上多加兩級的濾波電路,加強雜訊隔離效果。右下兩顆為功因修正電路使用的電感器,並非常見的環(huán)型電感。[圖片]使用的一體化EMI濾波器近照。[圖片]功因修正電路的功率晶體開關(guān)元件以及快速二極體,安裝在散熱片上。[圖片]控制電路則以子板製作,這裡可以見到FE(富士電機)為NMB設計的專用PWM控制器。[圖片]功因修正電路輸出電容為400V470uF,NipponChemi-conSMH系列。[圖片]輔助供電迴路使用松下MIP0223IPD整合式電源控制器,供應所有電路的操作電源以及5V待機電源。[圖片]一次功率開關(guān)元件控制電路,固定在獨立的散熱片上,使用IRF740LC構(gòu)成全橋拓僕,前方較小的歐規(guī)BD系列晶體是用來驅(qū)動IRF740LC。[圖片]散熱片後方的控制電路同樣以電路子板安裝,上方亦使用富士電機為NMB設計的專用PWM控制器,很少見到PWM控制器的震盪器(圖中代號X201的藍色元件)還用外掛的。[圖片]在另一片電路板的二次側(cè)電路,跟一般交換式電源不同的地方是這裡採用各路獨立的變壓器以及補償電感,可以避免因為單一變壓器磁通飽和造成輸出功率受限。[圖片]補償電感,以控制中央線圈磁通量的方式,來微調(diào)輸出。[圖片]環(huán)型變壓器,使用多條漆包線相絞來增加電流承載力。[圖片]各路輸出的快速全波整流器,安裝於內(nèi)部最大的散熱片上,部分加墊銅片增強散熱。[圖片]整流輸出電容則使用NCCLXZ系列長壽低阻抗電解電容。[圖片]使用MOSFET進行輸出電流偵測。[圖片]輸出電感上的磁芯也細心加以固定,固定膠顏色為淺棕色。[圖片]輸出線組,各電壓使用的不一樣的顏色順序。[圖片]控制核心,MicrochipPIC16C72A8位元微控制器,以4MHz運作,內(nèi)建五組8bit精度A/D轉(zhuǎn)換器,還有計時器、PWM,並支援I2C控制。[圖片]可變電阻,作為電壓微調(diào)整。[圖片]接腳定義改裝完成+隔離網(wǎng)包覆。[圖片]接下來就是上機測試囉。     
長見識了,好扎實的產(chǎn)品
0
回復
ludet
LV.5
23
2011-01-11 18:53
@sss小學生
什么時候把日本收為中國日本省就好了
是地,頂
0
回復
bat-2
LV.4
24
2011-01-24 21:33
@ludet
是地,頂

哎!相比我們國內(nèi)的絕大部分電源都是重感觀不重實質(zhì)!比如電源輸入端加了一個用鐵心繞制的大電感,超乎想象的重,以此作為賣點,因為大多消費者只是簡單地認為“越重的電源越好”,越顯得用足料,其實此舉,只是沒有在電源殼里放水泥塊那么下賤罷了!

0
回復
RGBE1888
LV.5
25
2011-01-25 12:38
@hj5470
此電源效率低的驚人
不會低,跟普通的差不多,不過穩(wěn)定性要強過國產(chǎn)的那些。
0
回復
RGBE1888
LV.5
26
2011-01-25 12:51
@avrmcu
下面的圖片及文字轉(zhuǎn)自網(wǎng)絡,我覺得這個電源嚴謹?shù)淖龉ぜ霸O計非常不錯所以轉(zhuǎn)過來。如有任何版權(quán)問題請版主刪除。注:這是10年前的產(chǎn)品了。NMB460W...拆+改前一段時間挖到了NMB460W電源,拆是一定要的啦~~[圖片]輸出規(guī)格,可以見到12V設計兩組,5V27A、12Vio16A、12Vdig18A、3.3V45A、5VSB3A、-12V0.6A,較偏重於3.3V輸出力,但為伺服器用,所以12V出力也不差。製造日期是2001年24週。[圖片]無電源開關(guān),僅有交流電源輸入插座。[圖片]ThunderK7專用的接頭定義,不能直接插在目前ATX/EPS12V的主機板上,需要改造。[圖片]超長的週邊裝置線組,共有8個大4P以及2個小4P。[圖片]開始脫,兩片雙面玻璃纖維電路板設計,塞滿小小的外殼。[圖片]兩塊電路板展開圖,同樣是滿滿的元件。[圖片]交流入電側(cè),可以看到使用一體化EMI濾波器外,還在電路板上多加兩級的濾波電路,加強雜訊隔離效果。右下兩顆為功因修正電路使用的電感器,並非常見的環(huán)型電感。[圖片]使用的一體化EMI濾波器近照。[圖片]功因修正電路的功率晶體開關(guān)元件以及快速二極體,安裝在散熱片上。[圖片]控制電路則以子板製作,這裡可以見到FE(富士電機)為NMB設計的專用PWM控制器。[圖片]功因修正電路輸出電容為400V470uF,NipponChemi-conSMH系列。[圖片]輔助供電迴路使用松下MIP0223IPD整合式電源控制器,供應所有電路的操作電源以及5V待機電源。[圖片]一次功率開關(guān)元件控制電路,固定在獨立的散熱片上,使用IRF740LC構(gòu)成全橋拓僕,前方較小的歐規(guī)BD系列晶體是用來驅(qū)動IRF740LC。[圖片]散熱片後方的控制電路同樣以電路子板安裝,上方亦使用富士電機為NMB設計的專用PWM控制器,很少見到PWM控制器的震盪器(圖中代號X201的藍色元件)還用外掛的。[圖片]在另一片電路板的二次側(cè)電路,跟一般交換式電源不同的地方是這裡採用各路獨立的變壓器以及補償電感,可以避免因為單一變壓器磁通飽和造成輸出功率受限。[圖片]補償電感,以控制中央線圈磁通量的方式,來微調(diào)輸出。[圖片]環(huán)型變壓器,使用多條漆包線相絞來增加電流承載力。[圖片]各路輸出的快速全波整流器,安裝於內(nèi)部最大的散熱片上,部分加墊銅片增強散熱。[圖片]整流輸出電容則使用NCCLXZ系列長壽低阻抗電解電容。[圖片]使用MOSFET進行輸出電流偵測。[圖片]輸出電感上的磁芯也細心加以固定,固定膠顏色為淺棕色。[圖片]輸出線組,各電壓使用的不一樣的顏色順序。[圖片]控制核心,MicrochipPIC16C72A8位元微控制器,以4MHz運作,內(nèi)建五組8bit精度A/D轉(zhuǎn)換器,還有計時器、PWM,並支援I2C控制。[圖片]可變電阻,作為電壓微調(diào)整。[圖片]接腳定義改裝完成+隔離網(wǎng)包覆。[圖片]接下來就是上機測試囉。     
這種電源淘寶開賣100多點。做工可以就是壞了可能沒得整了。
0
回復
BBGO
LV.4
27
2011-01-25 15:23

用料扎實,排版漂亮,確實不錯。

0
回復
zhaokbk
LV.2
28
2011-01-30 01:49
@avrmcu
下面的圖片及文字轉(zhuǎn)自網(wǎng)絡,我覺得這個電源嚴謹?shù)淖龉ぜ霸O計非常不錯所以轉(zhuǎn)過來。如有任何版權(quán)問題請版主刪除。注:這是10年前的產(chǎn)品了。NMB460W...拆+改前一段時間挖到了NMB460W電源,拆是一定要的啦~~[圖片]輸出規(guī)格,可以見到12V設計兩組,5V27A、12Vio16A、12Vdig18A、3.3V45A、5VSB3A、-12V0.6A,較偏重於3.3V輸出力,但為伺服器用,所以12V出力也不差。製造日期是2001年24週。[圖片]無電源開關(guān),僅有交流電源輸入插座。[圖片]ThunderK7專用的接頭定義,不能直接插在目前ATX/EPS12V的主機板上,需要改造。[圖片]超長的週邊裝置線組,共有8個大4P以及2個小4P。[圖片]開始脫,兩片雙面玻璃纖維電路板設計,塞滿小小的外殼。[圖片]兩塊電路板展開圖,同樣是滿滿的元件。[圖片]交流入電側(cè),可以看到使用一體化EMI濾波器外,還在電路板上多加兩級的濾波電路,加強雜訊隔離效果。右下兩顆為功因修正電路使用的電感器,並非常見的環(huán)型電感。[圖片]使用的一體化EMI濾波器近照。[圖片]功因修正電路的功率晶體開關(guān)元件以及快速二極體,安裝在散熱片上。[圖片]控制電路則以子板製作,這裡可以見到FE(富士電機)為NMB設計的專用PWM控制器。[圖片]功因修正電路輸出電容為400V470uF,NipponChemi-conSMH系列。[圖片]輔助供電迴路使用松下MIP0223IPD整合式電源控制器,供應所有電路的操作電源以及5V待機電源。[圖片]一次功率開關(guān)元件控制電路,固定在獨立的散熱片上,使用IRF740LC構(gòu)成全橋拓僕,前方較小的歐規(guī)BD系列晶體是用來驅(qū)動IRF740LC。[圖片]散熱片後方的控制電路同樣以電路子板安裝,上方亦使用富士電機為NMB設計的專用PWM控制器,很少見到PWM控制器的震盪器(圖中代號X201的藍色元件)還用外掛的。[圖片]在另一片電路板的二次側(cè)電路,跟一般交換式電源不同的地方是這裡採用各路獨立的變壓器以及補償電感,可以避免因為單一變壓器磁通飽和造成輸出功率受限。[圖片]補償電感,以控制中央線圈磁通量的方式,來微調(diào)輸出。[圖片]環(huán)型變壓器,使用多條漆包線相絞來增加電流承載力。[圖片]各路輸出的快速全波整流器,安裝於內(nèi)部最大的散熱片上,部分加墊銅片增強散熱。[圖片]整流輸出電容則使用NCCLXZ系列長壽低阻抗電解電容。[圖片]使用MOSFET進行輸出電流偵測。[圖片]輸出電感上的磁芯也細心加以固定,固定膠顏色為淺棕色。[圖片]輸出線組,各電壓使用的不一樣的顏色順序。[圖片]控制核心,MicrochipPIC16C72A8位元微控制器,以4MHz運作,內(nèi)建五組8bit精度A/D轉(zhuǎn)換器,還有計時器、PWM,並支援I2C控制。[圖片]可變電阻,作為電壓微調(diào)整。[圖片]接腳定義改裝完成+隔離網(wǎng)包覆。[圖片]接下來就是上機測試囉。     
好扎實的產(chǎn)品
0
回復
haosan
LV.5
29
2011-02-15 19:29
@avrmcu
下面的圖片及文字轉(zhuǎn)自網(wǎng)絡,我覺得這個電源嚴謹?shù)淖龉ぜ霸O計非常不錯所以轉(zhuǎn)過來。如有任何版權(quán)問題請版主刪除。注:這是10年前的產(chǎn)品了。NMB460W...拆+改前一段時間挖到了NMB460W電源,拆是一定要的啦~~[圖片]輸出規(guī)格,可以見到12V設計兩組,5V27A、12Vio16A、12Vdig18A、3.3V45A、5VSB3A、-12V0.6A,較偏重於3.3V輸出力,但為伺服器用,所以12V出力也不差。製造日期是2001年24週。[圖片]無電源開關(guān),僅有交流電源輸入插座。[圖片]ThunderK7專用的接頭定義,不能直接插在目前ATX/EPS12V的主機板上,需要改造。[圖片]超長的週邊裝置線組,共有8個大4P以及2個小4P。[圖片]開始脫,兩片雙面玻璃纖維電路板設計,塞滿小小的外殼。[圖片]兩塊電路板展開圖,同樣是滿滿的元件。[圖片]交流入電側(cè),可以看到使用一體化EMI濾波器外,還在電路板上多加兩級的濾波電路,加強雜訊隔離效果。右下兩顆為功因修正電路使用的電感器,並非常見的環(huán)型電感。[圖片]使用的一體化EMI濾波器近照。[圖片]功因修正電路的功率晶體開關(guān)元件以及快速二極體,安裝在散熱片上。[圖片]控制電路則以子板製作,這裡可以見到FE(富士電機)為NMB設計的專用PWM控制器。[圖片]功因修正電路輸出電容為400V470uF,NipponChemi-conSMH系列。[圖片]輔助供電迴路使用松下MIP0223IPD整合式電源控制器,供應所有電路的操作電源以及5V待機電源。[圖片]一次功率開關(guān)元件控制電路,固定在獨立的散熱片上,使用IRF740LC構(gòu)成全橋拓僕,前方較小的歐規(guī)BD系列晶體是用來驅(qū)動IRF740LC。[圖片]散熱片後方的控制電路同樣以電路子板安裝,上方亦使用富士電機為NMB設計的專用PWM控制器,很少見到PWM控制器的震盪器(圖中代號X201的藍色元件)還用外掛的。[圖片]在另一片電路板的二次側(cè)電路,跟一般交換式電源不同的地方是這裡採用各路獨立的變壓器以及補償電感,可以避免因為單一變壓器磁通飽和造成輸出功率受限。[圖片]補償電感,以控制中央線圈磁通量的方式,來微調(diào)輸出。[圖片]環(huán)型變壓器,使用多條漆包線相絞來增加電流承載力。[圖片]各路輸出的快速全波整流器,安裝於內(nèi)部最大的散熱片上,部分加墊銅片增強散熱。[圖片]整流輸出電容則使用NCCLXZ系列長壽低阻抗電解電容。[圖片]使用MOSFET進行輸出電流偵測。[圖片]輸出電感上的磁芯也細心加以固定,固定膠顏色為淺棕色。[圖片]輸出線組,各電壓使用的不一樣的顏色順序。[圖片]控制核心,MicrochipPIC16C72A8位元微控制器,以4MHz運作,內(nèi)建五組8bit精度A/D轉(zhuǎn)換器,還有計時器、PWM,並支援I2C控制。[圖片]可變電阻,作為電壓微調(diào)整。[圖片]接腳定義改裝完成+隔離網(wǎng)包覆。[圖片]接下來就是上機測試囉。     
學習了。做工非常好!
0
回復
fkuepfq
LV.4
30
2011-02-24 11:36
@zhijian1024
這是泰國為日本代工的美亞蓓電源,用料生猛,做工精良!比臺灣臺達代工的美亞蓓要強不少! 
打醬油的
0
回復
bat-2
LV.4
31
2011-03-01 00:57
@sss小學生
什么時候把日本收為中國日本省就好了

中國收日本為一個省,它就做不出這樣的電源了,拆開里面可能盡是忽悠人的玩意啦!

0
回復
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