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關于電容,經常聽到的一個名詞就是“去耦”,也有聽過“旁路”的說法,個人覺得沒必要太糾結這兩個的區(qū)別,簡單點來說,去耦側重于既隔離開電源->IC的干擾,又隔離開IC->電源的干擾,旁路主要側重隔離開電源->IC的干擾。
關于去耦電容容值的問題,很多硬件工程師常說無腦放100nF就夠了,沒出過問題,仿佛100nF去耦電容成了萬能藥,原因其實是當電路的時鐘速度較低或者電路的噪聲容限較高時,對去耦電路的要求不高所以一般不會出問題。然而,當涉及到具有高時鐘速度、產生大量噪聲或對噪聲非常敏感的集成電路(IC)時,IC自身會對電源線上的波動更為敏感,或者它們自身可能會產生更多的噪聲,此時去耦電路的設計選型就需要慎重。
這種更復雜的去耦電路可能包括多個不同類型和大小的旁路電容器,以及其他的濾波器和電源噪聲抑制技術。設計這樣的去耦電路需要考慮到IC的工作特性、電源線上的噪聲頻譜以及電路的布局和連接方式等因素,以確保有效地降低噪聲并提供穩(wěn)定的電源給IC。
實例分析
1.確定芯片的最大瞬態(tài)電流
基于C-MOS的數(shù)字IC里面會有很多門電路,當這些門電路在進行開或關切換時,MOS的柵極會有電流充放電,VDD和GND之間也會存在短暫的直通電流,電流急劇變化會造成電源電壓變化,因此首先要確定芯片的最大瞬態(tài)電流。
但是大家肯定發(fā)現(xiàn)了,一般IC手冊里不給這個參數(shù)啊,那咋辦?大公司的硬件工程師這個時候可以找原廠去要,小公司的硬件工程師那就只能估算了,手冊中一般會給出芯片工作的最大電流,這個最大電流里有多少是瞬態(tài)電流呢?我們不知道,那就常規(guī)做法按50%去估計。
2.評估被去耦IC能接受的電源電壓波動容限,也就是電壓紋波
也就是你選的這款IC如果是3.3V電壓供電,它能接受多少的電壓波動能夠穩(wěn)定工作呢?需要查閱對應的IC手冊,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某個IC允許10%的電壓波動,導致電壓波動的因素會有很多,比如穩(wěn)壓電源的精度3%,噪聲2%。所以你得把這些都減掉,剩下5%的才是留給瞬態(tài)電流導致的電壓紋波的。
3.基于芯片的最大瞬態(tài)電流和電源電壓波動容限計算電源網絡的阻抗的上限值
Z=ΔV/I,Z是我們的設計目標阻抗。
4.確定去耦的頻率范圍
板級電源分配網絡設計的頻率范圍約從100kHz到100MHz,不同的產品需求不一樣,需要根據(jù)自己的需求來定。或者你可以根據(jù)自己產品的MCU時鐘頻率來估算也可以,也就是5倍的時鐘頻率,為什么是5倍呢?這里不展開了,篇幅太多,以后講到高速再細說,感興趣的老鐵可以自己先查查。
5.基于以下公式計算電容容值
C=1/2*π*f*Z
6.基于回路中的等效電感校核當前選型的電容是否符合
實例說明
IC是3.3V供電,設計可接受的瞬態(tài)電流導致的電壓紋波5%,最大瞬態(tài)電流100mA,去耦的頻率范圍100kHz~100MHz。
1. 首先計算一下目標阻抗:
Z=3.3*5%/0.1=1.65Ω
2. 100kHz時,目標阻抗計算對應的電容容值如下:
C=1/2*3.14*100*1.65≈1uF
3. 1uF的電容夠了嗎?夠不夠得通過計算來說明
因為電容在充當去耦的角色時,電容到IC之間會有走線,過孔,再疊加電容自身的ESL,從而影響電容的等效諧振頻率點,電容自身的ESL可以通過手冊查,板上走線的等效電感,過孔的等效電感都應對應的計算公式,這里也不展開了,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計算得到電感到IC之間的環(huán)路電感L,假定是1nH,那么我們就能計算得到這個電容能起作用的最大有效頻率點:
f=1.65Ω/2*3.14*1nH≈262MHz
這就說明了目前的設計是可以滿足要求的,當然了如果計算出來的f小于100MHz,那么我們就需要采用并聯(lián)電容的方法,通過減小ESL來提高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