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這里分享的第一部專題是講解LLC諧振變換器的工作原理、表達式推導和硬件實戰(zhàn),可以講LLC諧振變換器是本人第一次接觸電源。時間如梭,一晃已經過去4年了,不知不覺這已加入星球創(chuàng)作第3年,感謝一路走來各位道友的支持!
如果您恰好正在瀏覽到本帖,歡迎一鍵三連和分享喲!祝各位老板發(fā)財,工程師們技術日益精湛。
前情回顧
本專題共10節(jié),主要講述了LLC模態(tài)分析、增益/阻抗特性的詳細推導過程、仿真驗證及實戰(zhàn)調試。
本部分主要包括兩節(jié)
- 1、NPC1397諧振控制器內部電路架構解讀 (更新時間:22/03/19)
- 2、基于NPC1397的半橋LLC諧振電源方案 (預計更新:22/04/02)
NCP1397是Onsemi推出的一款內部集成600V柵極驅動器應用于半橋式諧振拓撲的電源控制器。工作頻率范圍寬(50kHz~500kHz),死區(qū)時間可調,具有OTP和OVP等功能。電源芯片引腳介紹如圖1所示,內部邏輯如圖2所示。
圖1 引腳介紹
圖2 NCP1397內部電路架構
- ⑴ 軟啟動電容放電:在啟動前或過載情況下復位電容。
- ⑵ 最大頻率限制:通過2腳對地接電阻值來限制最大工作頻率。精度±12%。在空載,輸入電壓最大時,當x(歸一化頻率)加大到一定程度在增益上有一個極限。當x趨于無窮大時,增益會趨向于一個值,
,一旦增益到達一個較小值(這個值比極限增益更小時),這個頻率會一直增大,但是最終也達不到想要的增益,所以設定一個最大工作頻率,瞬態(tài)超出了正常工作范圍,如果干擾消除,環(huán)路會把頻率調回正常值,這時響應就會比較慢。
- ⑶ 故障延遲引腳:反饋引腳反饋電壓高于某一個值,當檢測到故障之后,通過對電容充電來定時,對保護電路故障延遲,對地接電容和電阻,電容用來延遲(當過流的時候芯片內部會觸發(fā)一個恒流源給電容充電),電阻用來復位電容。
- ⑷ 最小頻率限制:通過4腳對地接電阻值來限制最小工作頻率。當Vfb=1V時,限制最小工作頻率。
- ⑸ 電壓保護:輸入過壓和欠壓閾值保護,外部接分壓電阻,若下分壓電阻上電壓低于VBO,電源保護;下分壓電阻高于Vlatch,電源保護(鎖死)。若電路帶PFC,外部分壓后引腳電壓很穩(wěn)定,這時不存在電壓保護,所以電壓采樣應放在整流橋之前。
- ⑹ 電壓反饋:原邊+副邊(灌電流) TL431+PC817。 輸出功率越低,電壓就會上升,光耦發(fā)光二極管LED電流越大,光耦副邊電流上升,反饋引腳電壓上升,反之,負載加重,反饋引腳電壓下降。
- ⑺ 死區(qū)時間設置:7引腳對地放置電阻,若無死區(qū),輸入電壓直接接地短路。該死區(qū)時間必須滿足最惡劣工況滿足軟開關。
- ⑻ 跳頻設置:降低功耗(比如在空載或輕載情況下啟動)。一段時間由芯片工作給輸出供電,給輸出電容補充能量,由于功率特別小,可以關閉一段時間。
- ⑼ Fault過流保護:9腳過電流保護。兩個閾值,一個比較低的閾值控制一般故障1,是芯片保護,開啟故障延遲電流,延遲保護,故障2更高的閾值,控制器禁止。
- ⑽ GND:芯片外圍電路和芯片接地引腳的地在layout時全部接在VCC電容地上,VCC電容的地在單獨連接在大電容的地。這樣就實現(xiàn)了單點接地,抗干擾能力強。
- ⑾ 低邊PWM輸出:50%占空比,上下橋臂互補輸出,門極驅動開通時經過驅動電阻(限流),開通太快時,有很大的dv/dt,關斷太快時,經過二極管和電阻(限流),關斷時有很大的di/dt。
- ⑿ VCC:電源啟動,穩(wěn)態(tài)供電,限制最大電壓;啟動電阻:用多個1206封裝電阻,電阻有耐壓和功率要求;啟動電容:用電解電容;啟動后到繞組供電時間間隔內,大部分能量由啟動電容提供;芯片啟動后,所需電流較大,啟動電阻無法承受,必須有輔助繞組供電;為了保護芯片,供電電壓不能超過20V,需做一個線性穩(wěn)壓電源。
- ⒀ NC
- ⒁ HB半橋中點:保證上橋驅動有壓差,需要自舉驅動。
- ⒂ 高邊PWM輸出
- ⒃ Vboot自舉:下管開通時上管是關斷的,上管的源極s是被接地的,此時VCC為自舉電容充電;在下半個周期,上管開通下管關斷時,給芯片上驅動腳提供一個浮動的高電平。自舉充電時二極管需串聯(lián)一個0歐姆電阻。
NCP1397諧振控制器內部集成壓控振蕩器,通過反饋引腳電壓變化,調節(jié)開關管的工作頻率。VCO部分允許工作在100kHz~1MHz。然而,由于內部由D觸發(fā)器產生兩個Q和/Q輸出,輸出Mlower和Mupper的最終有效信號在50kHz~500kHz之間變化。VCO的配置方式是如果反饋引腳電壓升高,開關頻率也隨之升高。電路架構如圖3所示。
圖3 VCO電路架構
VCO輸出頻率與反饋引腳電壓關系如圖4所示。
圖4 VCO頻率與電壓關系
諧振參數是LLC諧振電源設計的關鍵,通常根據已知電源指標進行參數計算,計算完成后,常通過軟件對參數進行理論驗證,驗證參數合理才進行硬件開發(fā)。仿真過程中往往需要搭建閉環(huán)模型,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實現(xiàn)VCO的功能(LLC專題中介紹了3種VCO的實現(xiàn)方法)。其中函數法是最易實現(xiàn)的一種方法。
作者介紹
碩士在讀(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主要從事高頻DC-DC變換器設計與開發(fā)(LLC諧振變換器、DAB變換器),熟悉PSIM、Maple、MathCAD。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如有錯誤還請讀者朋友諒解。本文稿屬于個人學習總結歸納,無任何商業(yè)目的。如有侵權問題,請及時告知,小編會及時刪除。如需要轉載可與小編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