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Michael Jackson和Brian Condell
出色的IO-Link從站收發(fā)器應能夠全方面滿足應用要求。這是智能工廠系列的最后一篇博文,討論了選擇IO-Link從站收發(fā)器時需要考慮的因素,并說明了ADI公司IO-Link收發(fā)器產品系列的特性如何幫助盡可能簡化這一過程。請點擊此處查看之前的博文。
連接器引腳功能
選擇IO-Link從站收發(fā)器時,我們先要考慮該器件支持的連接器引腳功能的數量和類型。有些智能工廠器件可能只需要一個C/Q引腳來進行數據傳輸/切換,MAX22514非常適合此類任務。有些器件可能需要IO-Link連接,其中包括額外的數字輸入(DIN),以傳輸來自基本傳感器或按鈕開關的信號。在這種情況下,MAX22515是更好的選擇。還有些器件可能還需要將DIN配置為數字輸出(DO),而MAX22513提供了這種額外的自由度。
圖1.IO-Link從站收發(fā)器上的端口引腳功能
小尺寸
隨著工業(yè)運營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工廠車間的設備密度也在迅速增加。這迫使IO-Link傳感器和執(zhí)行器不斷縮小,使收發(fā)器封裝尺寸成為關鍵特性。設計可放入超小型外殼的IO-Link器件并非易事,而采用2.5 x 2mm WLCSP(晶圓級芯片規(guī)模封裝)的MAX22515可以幫助應對這一挑戰(zhàn)。
集成度高、熱耗散低
傳感器和執(zhí)行器外殼不斷縮小會導致一個意外后果,即表現為熱量形式的功耗成為更大的問題。IO-Link從站通常從IO-Link主站(24V電源)獲取電源,但僅需要低數字電平電壓(3-5V)即可運行。電壓大幅下降會導致相當大的功率浪費。傳統(tǒng)方法是使用外部DC-DC降壓轉換器,但額外的元件會導致增加電路板尺寸。具有高效率全集成式DC-DC轉換器的IO-Link收發(fā)器可以順利解決此問題,例如MAX22513或者MAX22514,前者可通過低輸出電阻驅動器(典型值2Ω)提供高達300mA的電流,后者則通過2.4 Ω驅動器提供高達200mA的電流。
圖2.外殼橫截面,可見采用集成有DC-DC轉換器的MAX22513可節(jié)省大量空間
同樣,帶有集成振蕩器(充當管理通信鏈路的從站微控制器的時鐘源)的IO-Link收發(fā)器可以節(jié)省空間并簡化物料清單(BOM)。MAX22513和MAX22514均具有集成振蕩器。
穩(wěn)健性
工廠車間條件嚴苛、不容怠慢,若沒有充分的保護措施抵御瞬時浪涌和靜電放電(ESD),敏感的半導體電路將很快遭到破壞。ADI公司的IO-Link收發(fā)器集成了±60V電纜接口保護功能,具備應對工業(yè)環(huán)境嚴苛條件所需的堅固耐用性能。此外,這些收發(fā)器具有可調限流值和擺率的發(fā)送器,以實現更優(yōu)越的電磁兼容性(EMC)。
LED驅動器
某些應用需要IO-Link收發(fā)器來驅動外部狀態(tài)LED,而MAX14827A和MAX14828可提供此功能。
圖3.配置為驅動LED的MAX14827A IO-Link從站收發(fā)器
通信和控制接口
從站微控制器帶有各種通信和控制接口,為了實現更優(yōu)異的靈活性,ADI公司的IO-Link收發(fā)器支持不同的接口選項,包括:
-SPI - MAX22514或MAX22513
-I2C - MAX22513或MAX22515
-引腳模式 - MAX22515
總結
本系列博客文章介紹了IO-Link如何充分體現“智能工廠”概念。這種多功能接口簡化了與智能傳感器和執(zhí)行器的通信,將信號傳輸與電纜供電技術相結合。隨著工業(yè)自動化系統(tǒng)日益互連和智能化以適應集中控制和優(yōu)化生產的需求,它已成為關鍵賦能因素之一。下表總結了ADI公司IO-Link產品系列中從站收發(fā)器的特性。
圖4.ADI公司IO-Link從站收發(fā)器產品系列及特性表格
關于ADI
Analog Devices, Inc. (NASDAQ: ADI)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公司,致力于在現實世界與數字世界之間架起橋梁,以實現智能邊緣領域的突破性創(chuàng)新。ADI提供結合模擬、數字和軟件技術的解決方案,推動數字化工廠、汽車和數字醫(yī)療等領域的持續(xù)發(fā)展,應對氣候變化挑戰(zhàn),并建立人與世界萬物的可靠互聯(lián)。ADI公司2023財年收入超過120億美元,全球員工約2.6萬人。攜手全球12.5萬家客戶,ADI助力創(chuàng)新者不斷超越一切可能。更多信息,請訪問
www.analog.com/cn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電源網。本網站原創(chuàng)內容,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本網站轉載的內容(文章、圖片、視頻)等資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我們采用了您不宜公開的文章或圖片,未能及時和您確認,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請電郵聯(lián)系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處理措施;歡迎投稿,郵箱∶editor@netbroad.com。
提升用戶信心,確保電動汽車電池純正可靠 | 25-09-30 14:12 |
---|---|
使用電化學傳感器的低噪聲、單電源有毒氣體探測器,集成可編程增益TIA,可用于快速原型制作 | 25-09-29 16:07 |
如何降低模擬量采集電路設計的復雜性 — ADI 最新、高集成度、高精度方案 | 25-09-28 15:19 |
GMSL助力簡化車載安防系統(tǒng)并提升視頻性能 | 25-09-26 15:42 |
面向工業(yè)資產健康監(jiān)測的新型邊緣傳感解決方案 | 25-09-25 14: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