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爾系數【摘自南方網】
1857年,德國統(tǒng)計學家恩格爾提出:一個家庭收入越少,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費用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這一觀點被稱為“恩格爾定律”.
根據“恩格爾定律”得出的系數為“恩格爾系數”,用公式表示為:恩格爾系數=食品支出額/消費總支出.由于吃的開支在消費總支出中一直處于優(yōu)先考慮的地位,只有該層次的消費被滿足后,消費才會向其它層面擴展,因此,食品支出的比重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生活水平的高低.恩格爾系數越低,生活水平就越高.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了一個劃分貧困與富裕的標準,即恩格爾系數在59%以上為絕對貧困,50%至59%為勉強度日,40%至50%為小康水平,30%至40%為富裕,30%以下為最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