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家用DV機的攝燈是否基本上掌控在原產(chǎn)廠家的手中?
家用DV機的攝燈配套率是否很低?而實際上,一般室內照明條件下家用DV很難拍出像樣的畫質.
DV用戶對于攝燈的需求如何?是否是價格因素阻礙了攝燈的應用?
兼容電池有人做,兼容攝燈為什么很難見?是否用量太少的緣故?
玩過DV的朋友,大家都來發(fā)表個意見,究竟什么樣的攝燈我們可以接受?什么樣的攝燈是好的攝燈?
做燈具的朋友們,有沒有人對DV機的攝燈進行過認真研究?
全部回復(21)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chym
老兄,一般這種DV的工作電流才500~600MA,功耗2~3W左右,且只能工作1~2小時,在原機電池上動腦筋是不大可能的,即使用到濤聲依舊說的十瓦HID,燈具與電池的體積重量都會遠超DV本身,DV的便攜性會蕩然無寸,沒辦法,因為這是業(yè)余與專業(yè)的區(qū)別!我有一個三星的303,所以有一些體會.
四節(jié)18650鋰電可供10W燈工作2小時. 緊湊設計時,其體積以光杯為主體......是可以容忍的. 其光效不是目前的LED燈能比的.
目前的LED燈,即使作為工作燈,其效果也還有待努力........這也是咱LED驅動正做得好好的,為什么突然想到要在HID上插一手的理由.
聽過一個銷售商說過一句很喪氣的話:見過無數(shù)的樣品,沒一個能令人真正滿意的! 咱也品味了一下,沒有理由反駁.
目前的LED燈,即使作為工作燈,其效果也還有待努力........這也是咱LED驅動正做得好好的,為什么突然想到要在HID上插一手的理由.
聽過一個銷售商說過一句很喪氣的話:見過無數(shù)的樣品,沒一個能令人真正滿意的! 咱也品味了一下,沒有理由反駁.
0
回復
@濤聲依舊
四節(jié)18650鋰電可供10W燈工作2小時. 緊湊設計時,其體積以光杯為主體......是可以容忍的. 其光效不是目前的LED燈能比的.目前的LED燈,即使作為工作燈,其效果也還有待努力........這也是咱LED驅動正做得好好的,為什么突然想到要在HID上插一手的理由. 聽過一個銷售商說過一句很喪氣的話:見過無數(shù)的樣品,沒一個能令人真正滿意的! 咱也品味了一下,沒有理由反駁.
我對燈具不懂,不知HID燈的調光性能如何?如可調范圍,響應時間等.
如果可以調整,用MCU做一個測光矩陣,控制燈光,可以再減小電池消耗,延長工作時間.
還有,HID是高壓的吧?使用中的安全問題是否要考慮?
另外,可否推薦關于HID的有關資料,我想學習一下.多謝!
如果可以調整,用MCU做一個測光矩陣,控制燈光,可以再減小電池消耗,延長工作時間.
還有,HID是高壓的吧?使用中的安全問題是否要考慮?
另外,可否推薦關于HID的有關資料,我想學習一下.多謝!
0
回復
@pan_charger
我對燈具不懂,不知HID燈的調光性能如何?如可調范圍,響應時間等.如果可以調整,用MCU做一個測光矩陣,控制燈光,可以再減小電池消耗,延長工作時間.還有,HID是高壓的吧?使用中的安全問題是否要考慮?另外,可否推薦關于HID的有關資料,我想學習一下.多謝!
咱對HID也了解不多,也就網(wǎng)上現(xiàn)學的.
HID需熱平衡后才能達到應有的光效,約需幾十秒.
調光范圍與具體電路有關,據(jù)我所知低至半功率就要斷弧了.
要是把點火與點燈合為一體,也許可以向頻閃燈過渡.(咱連閃光燈管的主意都打過,還沒有成果....)
HID需熱平衡后才能達到應有的光效,約需幾十秒.
調光范圍與具體電路有關,據(jù)我所知低至半功率就要斷弧了.
要是把點火與點燈合為一體,也許可以向頻閃燈過渡.(咱連閃光燈管的主意都打過,還沒有成果....)
0
回復
最新消息:
剛剛完成的實驗.......包括點火電路在內的,總共只用了二只電阻的高頻交流點燈電路,靠一節(jié)18650鋰電驅動,輕輕跳了兩下,順利點亮了10W的HID燈.......咱老濤的“安定”生涯,將從“八王殼子加四個轱轆”開始,逐步走向完善........
頻率不到30kHz,沒有發(fā)生傳說中的聲共振,肉眼觀察只幾秒鐘就達到高亮了. 沒有感到明顯的熱點燈困難(偶而有),......
圖片以后再上, 于是這類報道造成的疑問肯定是多多, 但是,可以相信咱老濤寧可吹牛,卻不愿瞎說的.(吹牛是憧景將來,瞎說是胡說現(xiàn)在,這其中有區(qū)別的對吧)
咱第一步工作按預計順利完成.最小系統(tǒng)把燈點亮并不希奇,頂多只證明對基本原理理解無誤,要逐步完善,還有萬里長征在后頭......特別是EMI,咱一點經(jīng)驗和信心都沒有. 咱現(xiàn)在先適當貢獻一點歪門斜道,,以后還請各位大俠救命.
剛剛完成的實驗.......包括點火電路在內的,總共只用了二只電阻的高頻交流點燈電路,靠一節(jié)18650鋰電驅動,輕輕跳了兩下,順利點亮了10W的HID燈.......咱老濤的“安定”生涯,將從“八王殼子加四個轱轆”開始,逐步走向完善........
頻率不到30kHz,沒有發(fā)生傳說中的聲共振,肉眼觀察只幾秒鐘就達到高亮了. 沒有感到明顯的熱點燈困難(偶而有),......
圖片以后再上, 于是這類報道造成的疑問肯定是多多, 但是,可以相信咱老濤寧可吹牛,卻不愿瞎說的.(吹牛是憧景將來,瞎說是胡說現(xiàn)在,這其中有區(qū)別的對吧)
咱第一步工作按預計順利完成.最小系統(tǒng)把燈點亮并不希奇,頂多只證明對基本原理理解無誤,要逐步完善,還有萬里長征在后頭......特別是EMI,咱一點經(jīng)驗和信心都沒有. 咱現(xiàn)在先適當貢獻一點歪門斜道,,以后還請各位大俠救命.
0
回復
@濤聲依舊
最新消息: 剛剛完成的實驗.......包括點火電路在內的,總共只用了二只電阻的高頻交流點燈電路,靠一節(jié)18650鋰電驅動,輕輕跳了兩下,順利點亮了10W的HID燈.......咱老濤的“安定”生涯,將從“八王殼子加四個轱轆”開始,逐步走向完善........頻率不到30kHz,沒有發(fā)生傳說中的聲共振,肉眼觀察只幾秒鐘就達到高亮了. 沒有感到明顯的熱點燈困難(偶而有),......圖片以后再上, 于是這類報道造成的疑問肯定是多多, 但是,可以相信咱老濤寧可吹牛,卻不愿瞎說的.(吹牛是憧景將來,瞎說是胡說現(xiàn)在,這其中有區(qū)別的對吧)咱第一步工作按預計順利完成.最小系統(tǒng)把燈點亮并不希奇,頂多只證明對基本原理理解無誤,要逐步完善,還有萬里長征在后頭......特別是EMI,咱一點經(jīng)驗和信心都沒有. 咱現(xiàn)在先適當貢獻一點歪門斜道,,以后還請各位大俠救命.
樓主強....高頻點氙燈還沒試過..能否透露一下電路的結構?一節(jié)18650就能點亮,,厲害,等你的圖片...要發(fā)哦,呵呵
0
回復
@老化中的鎮(zhèn)流器
樓主強....高頻點氙燈還沒試過..能否透露一下電路的結構?一節(jié)18650就能點亮,,厲害,等你的圖片...要發(fā)哦,呵呵
就是照中原大學的論文,高頻升壓--詣振--點火--點燈, 雖然咱更看好反激升壓的高性能,但從易于實現(xiàn)的角度,咱先試正激升壓.......
只是咱不喜歡十二伏,不喜歡電池串聯(lián),就用了3.6V. 單節(jié)啟動成功只證明啟動能量夠了,真的要實用,得三至四節(jié)并聯(lián)了,電池才能高效工作 .
低壓供電,表面效率會略低點,但可以只用一套保護板,更重要的是免去電池均衡與保護那一大套, 由于不受串聯(lián)電池木桶理論的影響,電池的實際利用效率會更高,而且可以新舊混用,不同電量并聯(lián),以單節(jié)為單位增減......明顯延長電池使用壽命.
只是咱不喜歡十二伏,不喜歡電池串聯(lián),就用了3.6V. 單節(jié)啟動成功只證明啟動能量夠了,真的要實用,得三至四節(jié)并聯(lián)了,電池才能高效工作 .
低壓供電,表面效率會略低點,但可以只用一套保護板,更重要的是免去電池均衡與保護那一大套, 由于不受串聯(lián)電池木桶理論的影響,電池的實際利用效率會更高,而且可以新舊混用,不同電量并聯(lián),以單節(jié)為單位增減......明顯延長電池使用壽命.
0
回復
@濤聲依舊
就是照中原大學的論文,高頻升壓--詣振--點火--點燈, 雖然咱更看好反激升壓的高性能,但從易于實現(xiàn)的角度,咱先試正激升壓.......只是咱不喜歡十二伏,不喜歡電池串聯(lián),就用了3.6V.單節(jié)啟動成功只證明啟動能量夠了,真的要實用,得三至四節(jié)并聯(lián)了,電池才能高效工作.低壓供電,表面效率會略低點,但可以只用一套保護板,更重要的是免去電池均衡與保護那一大套, 由于不受串聯(lián)電池木桶理論的影響,電池的實際利用效率會更高,而且可以新舊混用,不同電量并聯(lián),以單節(jié)為單位增減......明顯延長電池使用壽命.
知道兄臺對電池很熟悉,小弟正有個關于電池的問題想請教你呢.看看這里:http://bbs.dianyuan.com/topic/58872
0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