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多前,我還在老東家的時候,曾經(jīng)搞過一陣子低功耗藍牙,所以原來為了調(diào)試方便,就購買了一款低功耗分析儀- iot-power V1上的電路用來調(diào)產(chǎn)品功耗,下圖是我曾經(jīng)的購買記錄,價格129塊錢(現(xiàn)在已經(jīng)下架了),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絕版了:
現(xiàn)在改名為AIR9000P價格1W5,據(jù)說是內(nèi)部硬件電路進行了重構(gòu)。小編并沒有1W5購買新款的AIR9000P,所以對其是否內(nèi)部硬件重構(gòu)不得而知。這期也并不是AIR9000P的電路分析,本期分析的電路是我曾經(jīng)購買的129元的iot-Power V1上的電路分析。
首先說一下這個低功耗分析儀的缺點,那就是輸出電壓實在是太低了,最大支持5V,而且還不能到5V(由于內(nèi)部電路結(jié)構(gòu)達不到5V輸出),對于一些低壓電池供電的產(chǎn)品低功耗來說還可以,但是對于電壓高輸入的產(chǎn)品,低功耗就完全不能分析了。其他電流分析情況使用還可以,體驗一般,畢竟129還要啥自行車。下圖是曾經(jīng)129的iot-power的技術(shù)參數(shù):
由于本期分析的只是其電流檢測電路,所以說我們只關(guān)注其電流測量特性,電流測量分為4個方位,分別是200uA,2mA,200mA和2A檔位,具體分辨率和實際精度如下所示。
電路通過Q23實現(xiàn)采樣電阻的切換,以及通過Q25實現(xiàn)電流采樣放大倍數(shù)的切換,電路圖如下所示:
可以看到實現(xiàn)電流采樣電阻的Q23的連接方式和之前寫過的兩期設計是一樣的,是與常規(guī)的設計相反,猜測是通過PMOS內(nèi)部的寄生二極管保護采樣電阻不過流損毀。
下圖是之前分析過的德州儀器的電流采樣技術(shù)文檔中的電路:
下圖是M5 VA Meter中的電流采樣電路,可以看到這三個電路的MOS管控制是一樣的,均是與常規(guī)設計不同。
電路分析:
電流檔位:200uA檔位
此時I_RSENSE_SWC輸出高電平,PMOS管Q23截止,電流采樣電阻為100.1Ω;I_PGA輸出低電平,NMOS管Q25截止,電流增益為122.1倍(12.21kΩ/100Ω);模擬開關(guān)連接到A1,I_ADC采集到的電流為12.22mV/uA,而單片機的ADC為12bit的ADC,ADC的電壓分辨率為2500/2^12≈0.6mV,所以可以在這個200uA的量程下可以輕松實現(xiàn)0.5uA的分辨率。
電流檔位:2mA檔位
此時I_RSENSE_SWC輸出高電平,PMOS管Q23截止,電流采樣電阻為100.1Ω;I_PGA輸出高電平,NMOS管Q25導通,電流增益為12.2倍(1.22kΩ/100Ω);模擬開關(guān)連接到A1,I_ADC采集到的電流為12.22mV/10uA。
電流檔位:200mA檔位
此時I_RSENSE_SWC輸出低電平,PMOS管Q23導通,電流采樣電阻為0.1Ω;I_PGA輸出低電平,NMOS管Q25截止,電流增益為122.1倍(12.21kΩ/100Ω);模擬開關(guān)連接到A2,I_ADC采集到的電流為12.22mV/mA。
電流檔位:2A檔位
此時I_RSENSE_SWC輸出低電平,PMOS管Q23導通,電流采樣電阻為0.1Ω;I_PGA輸出高電平,NMOS管Q25導通,電流增益為12.2倍(1.22kΩ/100Ω);模擬開關(guān)連接到A2,I_ADC采集到的電流為12.22mV/10mA。
至于運放和MOS管Q24,是一個高側(cè)恒流源,這個電路比較類似之前分析過的一個恒流源電路的右半部分,感興趣也可以點下圖跳轉(zhuǎn),本文不再贅述:
選型分析:
然后是電路的元器件選型分析,首先是短路RSENSE電阻的PMOS,選型為SSC8123GN2,選型主要注意點有以下幾個:Ids漏電流(關(guān)斷的時候的漏電流),最大通過的電流Id,以及Cgs(關(guān)系到導通速度),Rdson(功耗)。
然后是模擬開關(guān)選擇的是上海貝嶺的BL1551B,價格大概是2毛錢左右,性價比是非常的高,選型的話應該主要考慮的是其開關(guān)切換速度(關(guān)系到量程的切換速度):
然后是運算放大器選擇是潤石的RS8554XP,是一顆低壓的軌到軌輸入輸出的精密運放,價格大概是4塊錢/pcs。輸入失調(diào)電壓電流巨小。其他的參數(shù)也很優(yōu)秀(就是供電電壓范圍很小,最大5.5V)。
然后是電流源部分的MOS管Q24選型是BSS84LT1G,這個選型沒有太多要求,因為也不走多少電流,這個MOS管處于恒流區(qū)狀態(tài),價格大概2毛錢左右。
然后是電流增益切換的MOS管Q25,選擇是常規(guī)的AO3400,這個主要要求就是Rdson小,沒有其他的要求。大概1毛錢左右。
總結(jié):
這種分立元件搭建的電流采樣的缺點就是元器件多,外圍器件的離散性都會關(guān)系到整體產(chǎn)品的最終精度,并且共模電壓得好好的去評估,需要選擇合適的運算放大器。但是這個的優(yōu)點也很明顯,就是很靈活,就像這個電路中,可以通過切換Rsense電阻以及切換增益電阻來靈活的設置不同的量程。
常規(guī)的設計可以使用INA199或者INA226類似的集成芯片可以解決,集成的芯片雖然可操作性不大,但是其也更為便捷,且共模電壓輸入范圍高。類似之前幫助群友解決的鋰電池電流采樣的問題,最終就沒有建議他使用分立器件,而是建議他使用INA199:
那么您有沒有什么這種低功耗電流檢測儀器的電路圖或者PCB實拍?歡迎評論區(qū)留言討論!
最后是一些拆解圖(來自B站up InkN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