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硬件微講堂。很高興能分享我的第3篇原創(chuàng)文章。
上周發(fā)了關于信號振鈴(一) 的文章,正好這周在一個微信群里看到小張問到有關振鈴的波形問題。
小李說是阻抗不匹配(不連續(xù))導致產生振鈴。
另外,小王也發(fā)出來之前遇到過的類似波形,予以求證原因。而小趙站出來說,這個并不是阻抗不匹配,不能用這個理論解釋。
可以看出,大家對這個現象還是很感興趣,同時也有很大疑慮,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再聊一聊。
SW在什么情況下會出現振鈴?
既然小張說是電源上的SW,那么我們就找個電源分析下這個SW。
下圖是用TI的LMR14020搭建的Buck電路。仿真軟件是TINA-TI。Vin=20V,Vout=3.3V,Imax=2A。
(點擊可查看高清大圖)
當我們把負載Rload設置為3.3Ω,即輸出電流為1A時,獲得的VSW和Iinductor波形如下圖所示:
當我們把負載Rload設置為66Ω,即輸出電流50mA(輕載)時,獲得的VSW和Iinductor波形如下圖所示:
看著下面的Vsw是不是有點像小王發(fā)出來的SW波形,由于這個仿真波形是用放大后的截圖,不可避免的有些波形細節(jié)不能體現。我們再用仿真示波器看看Vsw實時的波形,如下圖所示:
Vsw仿真的示波器波形非常接近小王發(fā)出來的實際示波器波形,如下圖。
通過這個對比,我們基本可以得出階段性結論:Vsw上的振鈴波形是在電源負載輕載下獲得的。在正常負載或重載下,則不會出現振鈴。
但是,如果你要問多大算輕載,多大算重載,這是個好問題,但不好意思,我無法回答。因為每個電源系統帶載能力不同,負載屬性也不同(有的純阻性,有的偏感性),所處工作環(huán)境不同,對電源系統的狀態(tài)也有影響。
SW為什么會出現振鈴?
說到為什么SW會出現振鈴,上周的文章中講到振鈴可以從兩個維度來分析。
維度1:從傳輸線理論維度,信號反射,是阻抗不連續(xù)導致的!
維度2:從LC諧振維度,LC有發(fā)生串聯諧振,LC諧振的選頻特性將信號狀態(tài)切換時的高次諧波頻率分量選出并放大,疊加到基波上進而形成振鈴。
前面小李說的“阻抗不匹配”,這個不能說沒道理,只是我個人覺得,在這里用傳輸線的理論來解釋不合適,而從LC諧振維度去分析更為合適。
細心的小伙伴會發(fā)現,在上面仿真的Vsw和Iinductor波形之間存在對應關系。如下圖所示:
紅色區(qū)域,標記為①,Vsw為高電平,此時Buck的MOS管(上管)導通,Vin給電感L和負載充電,所以電感電流Iinductor上升。
通過電感的公式,也可以理解,此時電感電流以一定斜率(di/dt)上升,所以電感上表現的電壓Vsw為一個固定值。
藍色區(qū)域,標記為②,Vsw為低電平,測試Buck的MOS管(上管)關斷,由電感儲存的能量來給負載供電,并靠二極管來續(xù)流,完成通路。所以此時電感電流Iinductor下降。
同樣結合公式,電感電流以一定斜率(di/dt)下降,所以Vsw也表現為一個固定值。
橙色區(qū)域,標記為③,Vse表現為振蕩,此時電感內儲存的能量已釋放完,電流已基本為零,引起二極管續(xù)流截止。理論上此時回路斷開,不存在閉合回路。但是由于電感周圍存在很多寄生電容,如PCB的分布電容、二極管的寄生電容等,形成了LC振蕩回路。
同樣結合公式,電感電流Iinductor降為0,對于di/dt卻是發(fā)生了巨變。L恒定,則V也發(fā)生巨變,產生很大的反向電動勢。由于電感回路存在阻抗,所以這個振蕩表現為帶阻尼的振蕩,由此振鈴出現!
總 結
1、SW在什么情況下出現振鈴:Vsw上的振鈴波形是在電源負載輕載下獲得的。在正常負載或重載下,則不會出現振鈴。
2、SW為什么會出現振鈴:在這里用傳輸線的理論來解釋不合適,而從LC諧振維度去分析更為合適。
闡述了Vsw和Iinductor波形曲線的三個區(qū)域,并分析了各自出現的原因。其中區(qū)域③出現振蕩,是因為寄生的電容與電感形成LC振蕩回路,產生很大的反向電動勢。同時由于回路中存在阻抗,所以表現在帶阻尼的振蕩,即振鈴出現。
怎么樣?一個簡短的問題,給出的回答可淺可深,就看你對這個知識點的理解達到怎樣的程度。你學廢了么?
關注“硬件微講堂”,硬件路上不慌張!
文章中的搭建的仿真工程文件,詳見附件,可免費獲取。仿真軟件:TINA-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