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簡介
此文,我們分析下電容器的電容量C與其過電流I的關(guān)系。
引用前文 [ 電荷公式列傳 ] 中分析過的“電荷公式” ΔQ = I*ΔT = C*ΔV 可知,在 ΔT 和 ΔV 不變的情況下,電容器的電容量C與其過電流I成正比關(guān)系。
我們知道,電容量C的定義式為C=Q/U,表征的是電容器上單位電勢差對應(yīng)的電荷量;或者直接說,電容量C表示電容器儲存電荷的能力。
所以,我們可以將電容器的C與I的關(guān)系總結(jié)為兩點:
(1) 電容并聯(lián),可以分流。每個電容分得的電流與其電容量成正比關(guān)系。
(2) (C)能力越大,(I)責(zé)任越大。也就是,電容器的電容量C越大,需要的充放電電流I也就越大。
圖1&2: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2. 理論分析
“電荷公式” ΔQ = I*ΔT = C*ΔV 可知,在 ΔT 和 ΔV 不變的情況下,電容上的充放電電流與電容量的比值 I / C = ΔV / ΔT,這是個常數(shù),所以電容量 C 越大,充放電電流 I 也就越大,二者成正比關(guān)系。
圖3:BUCK電路輸入電容上的瞬時電流
圖3所示,是忽略紋波電流情況下的BUCK電路輸入電容上的瞬時電流波形,在高邊開關(guān)管導(dǎo)通的TON期間,電容上的電流為(1-D)*Iout,電容對外放電;在高邊開關(guān)管關(guān)斷TOFF期間,電容上的電流為-D*Iout(電容的電流方向規(guī)定為:流出電容為正,流入電容為負(fù))。
所以,BUCK電路輸入電容上電流峰峰值就等于負(fù)載電流(1-D)*Iout + D*Iout = Iout,這是輸入端總的輸入電容上的電流。
圖4所示,在TPS5450電路實例輸入端存在C1和C4兩個電容的情況下,因為 I / C = ΔV / ΔT 為常數(shù),電容量較大的電容器,其上電流也就越大。在總的輸入端輸入電容電流為ICIN、負(fù)載電流為Iout、C1 < C4的情況下,有:
IC1 < IC4
ICIN = Iout = IC1 + IC4
IC1 = Iout * C1 / (C1 + C4)
IC4 = Iout * C4 / (C1 + C4)
3. 電容并聯(lián),可以分流
圖4:TPS5450電路實例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實際測試中配置的輸出電壓大小為3.3V,輸入電壓典型值是12V。
3.1 IOUT=1.0A
圖5:IOUT=1.0A,C1=1*47uF,IC1=860mA
圖6:IOUT=1.0A,C1&C4=2*47uF,IC1=460mA
可見,在 IOUT=1.0A 條件下,當(dāng)輸入端僅有 C1=47uF 電容時,流過 C1 的紋波電流峰峰值為 860mA ;當(dāng)輸入端有 C1&C2=2*47uF 電容時,流過 C1 的紋波電流峰峰值為 460mA ,大致為 860mA 的一半。
3.2 IOUT=2.0A
圖7:IOUT=2.0A,C1=1*47uF,IC1=1.7A
圖8:IOUT=2.0A,C1&C4=2*47uF,IC1=0.9A
可見,在 IOUT=2.0A 條件下,當(dāng)輸入端僅有 C1=47uF 電容時,流過 C1 的紋波電流峰峰值為 1.7A ;當(dāng)輸入端有 C1&C2=2*47uF 電容時,流過 C1 的紋波電流峰峰值為 900mA ,大致為 1.7A 的一半。
3.3 小結(jié)
圖5對比圖6,圖7對比圖8,可見在僅有 C1=47uF 的基礎(chǔ)上,增加 C4=47uF時,C1 上的紋波電流峰峰值將近減半。這就很好地證明了“電容并聯(lián),可以分流”。
4. (C)能力越大,(I)責(zé)任越大
圖9:IOUT=2.0A,C1=47uF,C4=100uF,IC1=0.52A
圖10:IOUT=2.0A,C1=47uF,C4=100uF,IC4=1.3A
圖9對比圖10,負(fù)載電流 Iout = 2.0A、C1 = 47uF、C4 = 100uF 的情況下,總輸入電容上的電流峰峰值也是 2.0A ;那么理論上 C1 電流峰峰值應(yīng)該為 2.0A*47 / (47+100) = 0.64A,C4 電流峰峰值應(yīng)該為 2.0A*100 / (47+100) = 1.36A;實測,IC1=0.52A,IC4=1.3A,與理論分析值0.64A和1.3A比較相近的。兩個電流與電容比值分別為,1.3/100=0.013,0.52/47=0.011,可見這兩個常數(shù)也是比較相近的。
5. 總結(jié)
此文,分析總結(jié)了BUCK電路輸入電容的兩個重要特性:
(1) 輸入電容并聯(lián),可以分流。
(2) (C)能力越大,(I)責(zé)任越大;或者說,輸入電容量越大,對應(yīng)的充放電電流也越大。
對于“(C)能力越大,(I)責(zé)任越大”這點,可以如此理解:BUCK電路工作在CCM模式下時,導(dǎo)通時間TON或關(guān)斷時間TOFF都是固定的,或者說每個周期TSW時間是固定的,忽略輸入電壓紋波的情況下輸入電壓VIN也是固定的,所以在多個輸入電容并聯(lián)的情況下,為了保證每個電容上的輸入電壓都相等,必然是對電容量更大的電容需要更大的充放電電流。
推薦閱讀:
如何推導(dǎo)輸出容性紋波電壓的表達(dá)式?——也談數(shù)學(xué)之美
推薦關(guān)注“電源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