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smail:
“雙Y三閉環(huán)”和“天才之環(huán)”說明(20200609) 一、“雙Y三閉環(huán)” 所謂的“雙Y三閉環(huán)”的內容其實很簡單。就是我們一般的Y1是跨接初級大電容的地和次級大電容的地,增加一個Y2跨接初級大電容正極和次級大電容正級。這就形成了典型的“雙Y三閉環(huán)”。如下圖所示:[圖片] (此圖有些錯誤,只當參考)三閉環(huán)指的是:輸入到初級大電容為第一個環(huán)。初級大電容和次級大電容,再加上兩個Y,組成第二個環(huán)。第三個環(huán)就是次級大電容和負載組成的。 “雙Y三閉環(huán)”的優(yōu)點:前提:Y的放置的位置是有講究的。一、從抑制EMI干擾能力上比較,雙Y的抑制干擾大大于單Y。只能用無與倫比來形容。二、由于抑制EMI能力無與倫比,所以雙Y的Y的總容量是可以大大減少的。兩個470PF的雙Y的抑制能力大于單個2200PF的Y。這個特點:可以讓電源體積可以做得更小,安全性做得更高。三、其實“雙Y三閉環(huán)”是針對四層板的優(yōu)點所進行的改進。讓單層板有跟四層板差不多的EMI抑制能力。公開這技術的目的: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用它來致敬一下我的偶像:尼古拉,特斯拉(NikolaTesla)。沒有他,現(xiàn)在連用交流電,都還得交專利費。 根據以上分析。其實上,就可以推論得到四Y三閉環(huán)電路。這種電路無論你布板布得多爛,輻射基本都可以過。其實可以推廣至無限個Y的三閉環(huán)電路。 從這個電路上看,就知道雙Y是它的簡化版。單Y就是最簡化版了。(根據從GB4943.1-2011版里第44頁,關于測量Y電容限流值的方法。)在每個Y中,串聯(lián)一個2K歐的無感電阻器。然后讀出每個電阻器上的峰值電壓值。按從大到小排列。單Y時,就取最大值的那個Y。(簡化成單Y電路了)雙Y時,就取最大的兩個值的Y電容。(簡化成雙Y三閉環(huán)電路了) 補充:雙Y,其實還有大小Y的情況沒研究。有空再研究吧。 二、“天才之環(huán)” 認真觀察“雙Y三閉環(huán)”的EMC簡圖。其實我們很容易得到布局布線的經驗:布局最重要的就是PCB的最外環(huán)要布成交流地(而且最好形成閉環(huán))。也就是交流電位要為零。試問最外環(huán)都是交流地了,信號還能輻射出來?整個PCB相對外面來說就是地。那么它就不會輻射信號出來了。 這個是EMC布線的一個重要的原則。以這個思想為指導,就很容易得到“天才之環(huán)”了。理想的開關電源的EMC狀態(tài)是怎樣的呢?它無任何輻射。你只能掃到背景噪聲。做得跟線性電源一樣。而有全金屬封閉的外殼的(金屬壁里還得有貼吸波材料),比較容易做到。就像那EMI濾波器帶全封閉金屬外殼的一樣。只不過PCB板換成了電源板了。這種容易做到。而無金屬封閉外殼的,它就難以做到了。而我在雙Y三閉環(huán)的思想衍生下,我發(fā)現(xiàn)了“圍污”技術。就是用地(交流地)把污染源圍起來。這個技術連無Y都可以用。圍污是第一環(huán),而雙Y三閉環(huán)是第二環(huán)圍污。它可以做到那種理想的開關電源的EMC狀態(tài)——無任何輻射。就跟線性電源一樣?!皣邸奔夹g的關鍵點是:1、要找對污染源。(基礎:要經過黃敏超博士的電磁兼容理論設計與整改實踐的培訓)2、圍起的地(交流地)導體要盡量靠近污染源。(有安全距離的要求)因為通常污染源都是高電壓,大電流的銅萡。比如(最簡單的反激來說)MOS管的D極,還有輸出管的正極(整流管放置在高壓)。試問最外環(huán)都是交流地了,信號還能輻射出來?整個PCB相對外面來說就是地。那么它就不會輻射信號出來了。其實雙Y三閉環(huán)和“圍污”技術,都是基于這個思想的。 任何為了降低EMC的輻射而圍成的交流通路環(huán)都稱為“天才之環(huán)”。它的另一個名字叫做“圍污環(huán)”。就是把污染源圍起來,防止它輻射出來。它實際上是一種增加有利于抑制EMI干擾的分布電容的方法。效果等同于用電容接地濾波。